以愛為名、家樂福必買的咖啡推薦 - 方便沖泡的INLOVE Café濾掛式咖啡
INLOVE Café濾掛咖啡的出現, 讓我想起以前的一個廣告詞: 誰說35元沒有好咖啡?

前言:

身為一個忙碌的上班族, 總會有需要集中精力 & 自我放鬆的Metime.
對我而言, 最喜歡的就是在工作的時候來杯咖啡提神, 或是忙完以後, 來杯咖啡犒賞自己一下~所以每天至少享用一杯好咖啡, 對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很開心有機會體驗INLOVE Café濾掛咖啡, 就讓我好好的用這30分鐘來品味 & 分享飲用後的感覺吧~

以下~正文開始~~

開始之前, 當然要先來好好地介紹INLOVE Café濾掛咖啡, 以及產品的特點啦~

  • INLOVE Café濾掛式咖啡使用國際環保組織「雨林聯盟(RA)」認證的100%雨林咖啡豆, 這意味著這些咖啡豆是在不破壞森林的情況下種植的. 並且通過嚴格的農藥管理制度, 致力於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緩解氣候變遷. INLOVE Café濾掛式咖啡還曾榮獲2021義大利IIAC國際咖啡評鑑金獎, 好喝程度跟品質值得信賴.
  • INLOVE Café濾掛式咖啡的包裝也是環保的,採用可回收的紙質材料,減少塑膠的使用,讓你喝咖啡的同時,也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以愛為名、家樂福必買的咖啡推薦 - 方便沖泡的INLOVE Café濾掛式咖啡
以愛為名、家樂福必買的咖啡推薦 - 方便沖泡的INLOVE Café濾掛式咖啡
正面說到IINLOVE Café濾掛咖啡的風味, 是濃郁可可並帶有烤堅果及桂圓香氣的中烘焙豆; 背面有保存期限建議

以愛為名、家樂福必買的咖啡推薦 - 方便沖泡的INLOVE Café濾掛式咖啡
側邊則是沖泡步驟介紹

以愛為名、家樂福必買的咖啡推薦 - 方便沖泡的INLOVE Café濾掛式咖啡
打開後, 裡面是濾掛式掛耳咖啡包, 共10包

以愛為名、家樂福必買的咖啡推薦 - 方便沖泡的INLOVE Café濾掛式咖啡
與外包裝一致深綠色的包裝很討喜

接下來就是要實際試喝了~

以愛為名、家樂福必買的咖啡推薦 - 方便沖泡的INLOVE Café濾掛式咖啡
首先是在優閒的假日, 拿出一包INLOVE Café濾掛咖啡...

以愛為名、家樂福必買的咖啡推薦 - 方便沖泡的INLOVE Café濾掛式咖啡以愛為名、家樂福必買的咖啡推薦 - 方便沖泡的INLOVE Café濾掛式咖啡
搭配我平常沖咖啡使用的手沖咖啡不銹鋼細口壺 & 有刻度的玻璃杯

以愛為名、家樂福必買的咖啡推薦 - 方便沖泡的INLOVE Café濾掛式咖啡以愛為名、家樂福必買的咖啡推薦 - 方便沖泡的INLOVE Café濾掛式咖啡
依此, 可以精準地到達建議沖泡的180ml左右的水量, 此時搭配一本好書、一張好聽的專輯, 就可以享受屬於我自己的Metime

在香氣部分有桂圓及堅果的烘焙香氣; 喝下去的口感不會有一般喝咖啡可能帶有的酸苦, 取而代之的是滑順的口感及深長的尾韻.

以愛為名、家樂福必買的咖啡推薦 - 方便沖泡的INLOVE Café濾掛式咖啡以愛為名、家樂福必買的咖啡推薦 - 方便沖泡的INLOVE Café濾掛式咖啡
INLOVE Café濾掛式咖啡不只可以做為黑咖啡飲用; 搭配豆漿或是鮮奶做成拿鐵, 一樣能品嚐出其獨特的風味

而在上班時間, 連續的會議跟報告, 都在消耗我們的精氣神; 在最疲倦的時候, 就會需要一杯咖啡來提神.
這時就可以來上一杯INLOVE Café濾掛式咖啡, 方便快速的提振你的精神~

以愛為名、家樂福必買的咖啡推薦 - 方便沖泡的INLOVE Café濾掛式咖啡
打開方便的耳掛 + 寬口的保溫杯

以愛為名、家樂福必買的咖啡推薦 - 方便沖泡的INLOVE Café濾掛式咖啡
只要三分鐘就能享受一杯雨林聯盟認證、得過國際咖啡評鑑金獎的好咖啡

工商服務時間

這麼好喝的咖啡, 現在在家樂福獨家販售.
只要不到30元, 就能帶給你一杯無論是上班、追劇、看書或是享受悠閒時光都很適合的好咖啡.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可以趕快到以下的連結購買哦~~

家樂福獨家販售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真的是智能眼鏡進化史啊~前前後後買了那麼多隻

前言:

由於在5月的某一天, 我看到了Mobile01發表了以下的文章:

Ray-Ban Meta智慧眼鏡體驗|解放雙手的時尚科技配件!

那時候就想: 為何這麼酷的東西, 我之前竟然完全沒看過? 真的是有違我3C達人的身分
本來想等到Prime Days的時候, 看有沒有折價再來入手; 但有許多原因, 讓我從5月底就下單購買, 但也由於種種的因素才造成我今天才開箱分享.

其實這一類的智慧眼鏡我有類似的產品, 但一來都是以藍芽音樂播放為主; 二來使用到現在都沒有甚麼好下場, 不是鏡架壞了、就是某一天突然就無法使用了

不過以學術研究的目的, 我還是將我手邊的智慧型眼鏡穿戴裝置一起拿出來比較一下, 讓大家大致了解一下差異, 以作為智慧型眼鏡跟音樂型眼鏡的入手比較~

這些會是我拿出來比較的標的: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牙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這家的東西最好不要買!!!) Mutrics - 音樂帶著走的藍芽(太陽)眼鏡

一秒把你的傳統眼鏡升級為藍牙眼鏡 - JLab JBUDS FRAMES

0. 寫在前面

其實我在5月底就下單購買了這隻眼鏡.
原本是希望趁朋友在日本旅遊時可以幫我帶回, 因為在樂天下單的價格約為在美國購買的8折左右, 但就在我下單之後, 廠商說出貨要30天, 而我朋友確定不會待那麼久, 所以就被廠商取消訂單了

接著, 我在6/2的時候, 在亞馬遜也看到了有賣家特價出售這隻眼鏡. 結果沒想到6/8應該要到的眼鏡, 無預期的改到了6/12才會到貨; 過程中不但察覺到賣家給的tracking number有錯, 再加上同款商品已經有很多人在上面留言跟我遇到的狀況一樣 (沒收到貨, tracking number有誤...等等), 我心想應該是遇到了詐騙. 過程中還花了許多時間, 多次跟Amazon的客服聯繫, 搞到眾多客服跟我都毛了, 才確定受到了詐騙.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一開始是6/8到; 後來變6/12; 期間一直跟Amazon客服溝通, 更是遇到他們一直換人一直換人, 每次溝通都要重來的痛苦

最終的處理方式: Amazon退款、補償我15美刀, 對我造成的不便深感同情...等.
我才又在6月15下單重新購買了這支眼鏡.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由於我要的只是鏡架本體, 所以鏡片對我來說, 甚麼顏色都沒差. 最終我選了有貨的以下型號(這支在美國到處都是大缺貨, 有就很了不起了~)

Color: Wayfarer, Wayfarer - Shiny Black / G15 Green

所以今天的文章, 是歷經了千辛萬苦地血淚分享文, 可憐我的可以幫我加分鼓勵一下~

依照我的開箱習慣, 今天的文章會分成以下的三個部分進行:

1. 靜態開箱, 包含外箱、眼鏡盒、眼鏡本體的分享
2. 動態開箱, 包含APP安裝、眼鏡實際使用, 包含照相、錄影(如果Meta AI有開放更好)
3. 與其它智能眼鏡的比較
4. 心得感想

以下~正文開始~

1. 靜態開箱, 包含外箱、眼鏡盒、眼鏡本體的分享

雖然這是一支讓我魂牽夢縈的眼鏡、而且在YouTube上已經不知道看過多少次別人從開箱開始的分享影片了, 但我剛拿到手的時候還是非常的興奮.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灰色的外盒, 將虛線的紙片撕開還能看到 LISTEN. CALL. LIVESTREAM. 等字樣, 有的是Meta一貫很複雜而且浪費的包裝方式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從側邊可以看到我買的款式是經典的Wayfarer; 顏色是Shiny Black

接著要來開箱了~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打開後, 眼鏡盒就在正中央; 中間其實有一個QR-Code, 用來下載Meta View APP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整個包裝裡包含眼鏡盒、藏在裡面的本體、QSG、Warranty card, 還有一個拭鏡布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打開後, 裡面是很漂亮的Ray-ban眼鏡盒; 這個眼鏡盒不只漂亮, 還肩負著為眼鏡充電的功能, 因此要好好保存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眼鏡盒的外面磁扣上還有一圈指示燈, 可以依此知道你的眼鏡狀態是充電/配對/滿電...等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眼鏡盒的底部是一個充電用的USB-C接口, 還有一個配對按鍵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打開眼鏡盒後, 可以看到本體就在裡面; 眼鏡的上方有一個sticker要先移除, 才能對眼鏡開始充電. 同時可以在眼鏡盒內側看到一個"RAY-BAN META"的字樣

接下來我們要看一下眼鏡本體了~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經典的Wayfarer造型, 直接當成太陽眼鏡戴絕對是水噹噹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本體的前方可以看到, 右邊是LED; 而左邊是鏡頭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眼鏡的左邊鏡架內側有認證資訊, 還有電源開關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右邊鏡架的重點, 第一個是上方的實體按鍵, 按一下是拍照,長壓則是錄影(後面可以透過APP自定義功能)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再者是右邊鏡腳外側的觸控板, 藉此可以接聽、掛斷來電、調整歌曲音量、暫停與播放等. 但是沒辦法選上一首下一首, 或許是因為這原本就不是一副標榜以聽音樂為主的眼鏡吧?

控制的部分, 可以透過眼鏡上方的按鍵、側邊的鏡架, 或是透過"Hey Meta"開啟語音助理進行動作(只能用英文控制)

靜態開箱大致到此, 接著我們就要開始實際使用了~~

2-1 下載Meta View APP, 開始使用

在開始前, 最重要的是要先下載"Meta View"這隻app, 才能配對跟設置你的Meta Ray-ban智能眼鏡.

接著就讓我很快的跟大家介紹一下APP跟眼鏡配對的過程, 以及這隻眼鏡到底能做些甚麼事情吧~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透過盒子上的QR-Code, 或是搜尋"Meta View", 就能找到這隻APP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接著按下"Get Started"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然後登入後即可接收訊息 => 開始使用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接著第一步當然是要先配對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配對過程中, 還是可以選擇你要配對第一代的Stories, 還是第二代的Ray-ban / Meta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這裡也有提醒你, 如果要開始配對, 記得拿掉外面的sticker, 還有確保外面的指示燈在閃爍藍燈的狀態; 如果沒有, 就要長按後面下方的配對鍵5秒, 進入配對模式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找到以後, 點選, 就是一連串的配對過程;同意讓APP接收通知...等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接著不意外, 有更新等待接收下載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過程中, 你會看到一連串的動畫, 告訴你這隻眼鏡可以做甚麼

更新完畢重啟你的眼鏡後, 就可以開始使用了(還必須先完成教學)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首先是必須先用實體按鍵拍一張照片、接著還要錄一段影片...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接著是令人開心的部分 - Enable Voice Control, 就可以透過"Hey Meta"或是"OK Meta"來使用語音指令操控你的Ray-ban Meta智能眼鏡了~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看你是否要儲存你的語音, 未來Meta語音助理易於判別你的語音指令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接著看完說明後, 你終於可以正式使用你的眼鏡啦~~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當然, 你還是要先允許他存取你裝置上的照片跟影片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接著可以選擇語音助理的語言及語調; 我還是使用default的男聲就好(我的smart speakers都是女聲, 偶爾也要換種風格)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在設定中, 可以綁定你Tap鏡架右邊時, 要開啟的串流音樂來源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像我如果選擇Spotify, 那我就可以直接透過手勢來開啟並播放Spotify的音樂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如果你是個重度的社交媒體愛好者, 你就可以透過Meta的語音助理, 用簡訊/What's APP/FB Messenger/IG等方式, 分享你的影片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但在這之前, 你就要同意讓這些程式可以access你的Ray-ban / Meta的資料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當然, 你也可以在與朋友在使用WhatsAPP或是Messenger通話的過程中, 直接分享照片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最令人興奮的是: 原本只能錄影60秒的, 現在最大的連續錄影時間可到3分鐘啦~~~

APP的基本功能大概share到這裡, 稍後我們就會透過實際的使用, 分享穿插後續在使用過程中搭配APP才能開啟的功能囉~

2-2 換鏡片

接著又到了一個近視的人、每次拿到智能眼鏡後最辛酸的過程 - 換鏡片 - 啦~
到現在為止我已經配了兩副智能眼鏡, 每一副雖然都只是到快時尚的眼鏡行去配那種最便宜的鏡片, 但也是筆不小的開銷; 我這個愛開箱愛分享真的是愛到卡慘死啊

由於之前人都在桃園, 所以會到家樂福的Owndays配眼鏡; 今天跑來大葉高島屋的JINS配眼鏡, 比較看看差異點~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我想之前我都在OWNDAYS配的另一個原因, 就是因為他有鋼彈聯名的關係; 沒想到現在JINS也有海賊王聯名啦~大大加深了我配眼鏡的慾望(誤)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JINS不只設備專業, 服務也很到位; 店員不厭其煩地跟我說明、講解鏡片 & 配眼鏡的一些眉角, 大葉高島屋卡還有9折, 令人開心~

因為配眼鏡要30分鐘, 接下來我就在高島屋內閒逛, 順便拍幾個照片, 等著稍後跟Ray-ban Meta拍出來的照片做比較.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先奉上換上新鏡片後, 所拍的第一張照片

2-3 照相/錄影內容分享

Ray-Ban Meta 亮點最大、也是官方持續強化的功能, 無非就是透過 Meta AI 智慧助理來達成聲控的相關操作. 目前基本的指令可以讓眼鏡拍照、錄影, 甚至撥打電話、傳訊息(WhatsApp 跟 Messenger),或是控制音樂外,日前官方釋出的更新,甚至能讓眼鏡做到目前 AI 助手的事,你可以讓眼鏡藉由你所見到的事物,讓 AI 助理翻譯外文菜單、或是眼鏡解釋、釋疑甚至建議眼前所見到的事物.

由於這等眼鏡的功能, 原本就觸及了一個矛盾: 用來分享生活點滴的眼鏡, 卻同時需要兼顧隱私權, 因此在拍照或是錄影時, LED會亮起.

我又是一個很注重隱私的人, 所以本次的拍照跟錄影內容, 就透過風景跟靜物的分享, 來給大家看一下這隻眼鏡在拍照跟錄影上的效果如何囉~

這裡我會跟Samsung Galaxy Z Flip 5 or Google Pixel 8所拍攝的做一個比較; 上面是Meta、下面則是手機的照片~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Ray-ban Meta, 1,200萬畫素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Samsung Galaxy Z Flip5, 1,200萬畫素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Ray-ban Meta, 1,200萬畫素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Samsung Galaxy Z Flip5, 1,200萬畫素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Ray-ban Meta, 1,200萬畫素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Samsung Galaxy Z Flip5, 1,200萬畫素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Ray-ban Meta, 1,200萬畫素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Pixel 8, 1,200萬畫素

從拍照可以感受到一件事: Ray-ban Meta雖有1,200萬畫素的解析度, 但由於本身並沒有輕按對焦的功能, 也沒有防手(頭)震, 一按下去就是直接拍照了, 相較於手機有這兩項功能, 可以看到Ray-ban Meta的成像有可能對焦不ok, 背景有點模糊 (尤其是最後一張在Mister Dount前方的照片, 後面的Aunt Stella招牌都糊了)

所以使用Ray-ban Meta, 雖然可以幫你捕捉生活上容易錯過的風景, 但請不要太強調細節或是你本人的頭跟手要像雲台附身一樣, 這個期待下一代繼續精進啦~~~

最後附上兩個在高島屋裡閒晃的影片, 請大家看一下錄影效果如何~

P.S 不確定為何我的影片插入出了問題, 如果看不到的, 還請大家移駕到YouTube上觀看.


戴上眼鏡後在JINS直接錄影, 無法直接觀看的話, 請到這裡


在高島屋的美食街行走, 無法直接觀看的話, 請到這裡

2-4 Meta語音助理能做甚麼?

在剛拿到, 還沒換鏡片的時候, 我有嘗試著跟Meta語音助理互動, 問他一些基本的問題, 例如:

"How's the weather tomorrow?"

Meta可以判別我在台北, 告訴我明天的天氣如何.

但沒辦法像國外的影片那樣, 發揮Meta AI的全功能, 例如翻譯、辨別物體...等.


可以從這個影片看一下Meta AI應該有的功能, 期待他盡快發生在台灣吧~

3. 與我手邊的其他智能眼鏡的比較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雖然不如我的smart speaker那麼多, 但我也花了不少錢在這些智慧型眼鏡穿戴裝置上啊~

其實這個因為類型不同, 其實不太好比; 畢竟我手邊的其他三個穿戴式裝置都是以藍芽音樂分享為主; 能呼叫的語音助理也是手機內建的Google / Alexa / Siri等.
所以我能想到的就是從以下的幾個面向來跟大家說明一下:

(1) 價格: Ray-ban / Meta > Anker Soundcore Frame > Mutrics > JLab JBUD Frames

這個部份我認為很合理, 畢竟Ray-ban / Meta集拍照/錄影/音樂播放/語音助理於一身, 同時與時尚掛勾. 戴隻Ray-ban的經典款出門, 不香嗎?

(2) 便利性: JLab JBUD Frames > Anker Soundcore Frame > Ray-ban / Meta > Mutrics

JLab JBUD Frames可以掛在各種細框眼鏡上; 而Anker Soundcore可以透過保留鏡架換鏡框的方式, 讓你有多種搭配選擇.
Ray-ban / Meta雖然出廠就有不同的款式, 但是買一款就要花一次錢, 沒那麼粗本

(3) 音質: Ray-ban / Meta = Anker Soundcore Frame > Mutrics > JLab JBUD Frames

其實這個部分見仁見智, Anker雖然做了許多的耳機, 但令人意外的, 我覺得Ray-ban / Meta的低音跟沉浸式音效做得不錯; 但在音量上的確是比Anker Soundcore Frame差.

4. 心得感想

最後, 照例要來說說心得感想囉~

(1) 集拍照/錄影/音樂播放/語音助理於一身, 又是與Ray-ban聯名的經典款鏡框. 要造型有造型、要功能有功能, 主打一個帥到沒朋友~
(2) 最大的問題, 應該就是拍照跟影片格式, 為了符合Meta自家的Facebook跟IG影片/照片上傳的需求, 全部都是直式; 對許多要後製照片或影片的人來說, 素材就不正確了, 會影響後續要產生的資料.
(3) 拍照的成像, 很考驗使用者的穩定度跟能力. 跟手機比起來, 還是可以做為輔助、而不能完全取代手機的拍照功能, 這點請一定要有認知, 否則你會對他失望.
(4) Meta語音助理在台灣的功能受限. 這部分其實我有三台Meta的智能音箱(Portal系列), 可以同時使用Alexa跟Hey Portal的功能. 但後者同樣也是有非常多的限制, 希望這部分未來能夠開放, 讓Ray-ban / Meta成為一副真正的智能眼鏡.

整體來說, 我會認為這隻眼鏡並不辜負我對它的引頸盼望; 花了1個多月的時間才等到它, 是很有價值的

希望這篇文章, 對還在觀望, 想要敗入Ray-ban / Meta的朋友們有些幫助.
如果覺得寫得不錯, 也請幫忙按個讚. 有機會置頂讓更多人能看到, 或許更有幫助.
有甚麼功能想要我幫忙測測看的, 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囉~~

以上~謝謝收看~~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集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於一身又超便宜的YOIAN C31 PRO, 真是一個犯規的存在

前言:

由於出差日益變多, 尤其是出發到對岸的機率越來越高.
再加上我們家一出門, 就會擔心喵皇沒人顧會搞出甚麼妖蛾子

之前我跟女兒視訊通話主要都是以Nest Home Max, 或是Echo Show 10為主.

螢幕更大, 還加了鏡頭可做手勢控制跟臉部辨識的Nest Hub Max

會跟著你擺頭的Smart Display - Amazon Echo Show 10

但是這就會產生幾個問題:

1. 雖然可以當作監視器使用, 但是只能在固定高度(Nest Hub Max)、最多就是旋轉270度(Echo Show 10)
2. 到了對岸出差要call回台灣, 這兩台都不能用了
3. 放在桌上會看不到喵皇
4. 女兒不會用Smart Speaker call我, 只能我call她

而如果是以監控為目的, 我之前購買的幾台網路攝影機, 要嘛只能看; 要嘛已經不支援了:

可支援Amazon Echo Show之便宜網路攝影機- EZVIZ mini O 720p HD camera

可支援Google Home Hub (Smart Display)的D-Link DCS-963L

所以我就開始尋找平價的解決方案, 希望能一舉解決以上的三個問題之外, 還能兼顧以下的幾個功能:

1. 可以做視訊通話, 兩邊都能看到對方; 而且好使用
2. 不受高度及視角限制, 還可遠端操控鏡頭角度
3. 最好還能動態偵測(萬一貓主子召喚我隨時可以知道)

本來以為沒可能會有這種東西, 沒想到不但有、還很便宜!
最妙的是我還是某天刷臉書的時候看到的影片介紹
(所以廣告類影片還是不要全禁, 偶爾也是會看到好貨的)

所以就有了今天這台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的開箱分享文~

以下~正文開始~~

1. 靜態開箱

在開始之前, 我先針對我找到的規格分享給大家一下: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產品規格及內容物

接著我們就來開箱, 看一下YOIAN C31 PRO裡面有甚麼好料吧~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首先是外箱正面, 說明這是一台"互動AI攝影機"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背面有它的相關規格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側邊則是簡易的主要功能介紹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正式開箱後, 首先會看到的是用戶手冊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移開用戶手冊後, 底下是C31 Pro本體, 以及一條電源線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取出所有內容物後, 裡面的東西就是那麼的樸實無華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最重要的C31 Pro本體吧~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從正面可以看到上方是Full HD的鏡頭, 還有一個IPS的2.8吋螢幕(是說這麼便宜, 用料還可以這麼好嗎? 等一下我開機後再來好好研究一下)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背後左起Micro-SD卡槽(可支援到128GB) 、電源插孔、Reset鍵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上方有兩個按鍵, 左起分別是打給手機 & 呼叫設備按鈕

至此靜態介紹完畢, 接著就要來開始動態使用分享囉~

2. 動態使用分享

前面有說到, 我希望能藉由購買這一台, 解決官方宣稱YOIAN C31 PRO所有的幾個特點: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動態偵測/跟隨、一鍵快速撥打呼叫跟可調整鏡頭角度(竟然還是PTZ!)是我想要的功能

所以接下來我就分別以這幾種情境, 搭配實際使用 & 影片, 來作為動態開箱的分享~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接下來就開機、準備正式開始使用囉~~

2-1 下載APP

開始之前, 當然要先下載APP設定, 才能發揮C31 PRO的功能~
所以跟著用戶手冊的指引, 我們首先要下載"看家王"這支APP.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搜尋"看家王", 就可以找到這隻英文名為"Im Cam"的APP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接著就是要同意安裝 & 註冊帳號、開始使用~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有了帳號開始, 就可以開始新增設備了~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由於開機畫面是Wi-Fi攝像頭的類型, 所以我們點左側圖示, 開始按照步驟設定設備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接著點選下一步、允許程式存取概略位置後....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透過藍芽就可以找到C31 Pro囉~點選它, 接著開始幫它設置Wi-Fi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接著添加成功後, 就可以返回主頁, 順便看一下看家王APP結合C31 Pro能為我們做甚麼吧~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首先看到首頁畫面, 中間有5個icon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如果點最左邊的"分享", 就可以讓最多5個其他使用者看到C31 Pro的畫面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第二個按鍵"呼叫設定", 則是可以自定義上方的兩個呼叫按鍵是要打給誰, 這個對我女兒來說就會很方便了~

由於我沒有裝記憶卡、也沒有購買雲端儲存空間, 所以中間兩個就不介紹了.
接著看一下"設置"有哪些選項吧~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別看這是一台非常便宜的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光看設置就覺得功能超多的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而且還可以換桌布

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正式使用啦~~~

2-2 網路攝影機功能

由於我們家的人不愛露臉, 所以我們測試的情境主要如下: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最愛開箱的喵皇似乎被會動的鏡頭嚇到了, 只好請偽.喵皇支援)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只要點擊APP首頁的中間紅框位置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就可以看到C31 Pro所能看到的畫面啦~~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而你點"標清"的地方, 也可以將畫質改為"高清", 獲得真正的Full HD畫質~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如果點右邊的符號(圖中藍色的這個), 就可以遠端操控鏡頭的方向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點最右邊的方框, 則是可以將畫面變成橫式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如果我在這個環境底下, 控制C31 Pro, 進行水平360度、垂直120度的鏡頭移動...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就可以從APP裡面看到, 我將鏡頭往後、往上扭的畫面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此時可以看到我的鏡頭真的都是扭到後面去了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而且真的到底了, 也會有訊息提醒你

個人覺得真的很方便, 比起我當初用相同價格買的網路監視器, 只能固定位置, 這台C/P值簡直高到一個令人髮指的地步啊!!!

2-3 一鍵快速撥打呼叫

接下來我用聲音呼叫來搭配側錄的影片跟大家介紹這個功能.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可以用"小藍小藍"或是"小胖小胖"的語音指令喚醒C31 Pro; 也可以選擇讓他用男聲或女聲回應


可以看到我用喊的, 就撥出去了~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此時手機上會出現"設備來電"的訊息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然後我就可以跟女兒通話囉~

當然, 對女兒來說, 也可以直接按上面的快捷鍵打給我, 更是方便!

2-4 動態偵測/跟隨

這部分本來要請喵皇來開箱, 但是就像我前面說的, 喵皇極度害怕C31 Pro, 所以我只能先將設置中的"移動追蹤"打開...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此時進入"消息"中的"告警消息"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就可以看到移動偵測的紀錄; 你也可以選擇將消息關閉, 避免家裡如果有寵物跑來跑去, 會隨時跳出警示

這一個功能主要是針對防盜需求而產生的, 而最厲害的是, 鏡頭完全會跟著移動的物體而作動, 如果搭配記憶卡或是雲端儲存空間, 絕對可以讓宵小無所遁形~

以上, 對我而言最重要的幾個功能分享完畢~~

3. 心得感想

最後照例要來說說心得感想啦~

(1) C/P值真的很高! 超高! 才一張多小朋友, 有PTZ監視/動態偵測/網路通話等功能, 這個是我之前在這個價格帶內連想都不敢想的功能~

(2) 可以語音控制, 雖然不能修改喚醒詞, 但非常方便. 就算不視訊, 也能與遠端語音通話

(3) 再說一次: 不是只有功能而已, 最重要的是每個功能都非常的強大, 非常值得入手!

工商服務時間:

此處我只提供我自己的購買連結, 大家可以自行去比價.

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以上, 謝謝收看~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
包裝精美討喜的珍藏紅玉, 是否能符合台灣甚至各國人的品茗需求呢?

前言:

今天的主角 - 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 - 其實是我在參加Mazda活動的時候, 在其中的一個打卡景點所品嘗到 & 拿到的打卡禮. 詳細的遊記如下:

出走‧隨心漫遊 - 茶香靜悅深度之旅 feat. MAZDA CX-60 33T AWD Premium Morden

而也因此, 我跟語茶山舍的主人 - 胡木藜博士 - 交換了Line, 也開始一段賞茶識茶之路.

前陣子胡博士在line上為他的愛茶抱不平, 認為好茶就應該要有機會讓更多人賞識;
而剛好我也要跟朋友們聚餐, 剛好缺一個可以做為聚會上焦點的茶品, 所以一拍即合, 跟湖泊是買了十罐它的珍藏紅玉, 配上跟朋友聚餐的一些過程, 因此有了今天的這篇分享文~

以下~正文開始~

首先要先來一段胡博士提供給我的、來自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介紹文~

台灣高山烏龍茶聞名全世界, 廣大的中國更是各地名茶倍出, 但是大家都忽略了,全球喝茶人口比例中80%喝的都是紅茶。 所以兩岸的中國人都忽視了紅茶, 直到1999年台灣出現了台茶18號, 2003年福建出現了金駿梅, 兩岸才重新重視了紅茶, 這當然是紅茶在中國出現的歷史有關。 我現在要說的是台灣的紅茶主要產地~ 日月潭週邊地區。 台灣過去也有好的紅茶, 也就是1926年由印度引進台灣的阿薩姆紅茶, 被稱作台茶8號。 1980年代之後, 以台茶8號為底的珍珠奶茶 風行全世界各地區, 但是他似乎已經變成茶飲料,而不能列入茶的分類, 而目前的台茶18號紅玉, 個人將他定位為~ 麻雀變鳳凰, 台灣紅茶的必將風華再現, 紅玉勢必成為世界紅茶的明日之星。

紅玉與珍藏紅玉的比較(好茶=好喝。條件為產地+級別+全發酵茶的年份的不同)
1、台茶18號紅玉是來自台灣省南投縣魚池鄉且具有”台灣香”特色之茶品.
2、台茶18號紅玉也俗稱日月潭紅茶,而"珍藏紅玉"是台灣語茶山舍品牌名稱。
3、台灣南投魚池鄉茶產區面積狹小,茶農都是小農,所以茶產量極為有限.一般號稱台茶18號或是日月潭紅茶之紅玉,並非來自該產區只是混用紅玉之名聲。
4、紅玉產區位於亞熱帶氣候的北回歸線上,產季四季皆宜,唯獨夏日產出的紅玉為最佳製作季節,這是珍藏紅玉與一般紅玉產季不同之處(珍藏紅玉是語茶山舍嚴選盛夏之紅玉製作完成).
5、紅茶製作是一項製茶工藝,且為全發酵茶,只要保存得當自當越陳越香,並無保存年限問題。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都是經過陳放一年之後的紅玉裝罐出售,在品質上當屬絕無僅有的做法。
6、 語茶山舍之"珍藏紅玉"無論是產品直觀或是產區來源、製茶工藝、包裝形象、農殘檢驗上都完全符合最高規格,並經由語茶山舍親自監製的品牌產品,經得起市場上比較與考驗。

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
而我, 也趁著假日跑了一趟101, 觀察一下胡博士意欲拿來對標的新加坡豪華連鎖茶館 - TWG

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
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
不得不說TWG真的是家大業大, 品項琳瑯滿目, 各式周邊也是一應俱全

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
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
但是相對來說, 你一定避免不掉的, 就是高昂的價格

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
對標而來的兩種阿薩姆跟大吉嶺紅茶, 單價約300~700不等(50g, 不含罐子)

接著回到我跟語茶山舍購買的珍藏紅玉~

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
才下單不到兩天就收到東西了, 速度真快

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
感謝博士, 除了出貨給我10罐珍藏紅玉之外, 還送了我那麼多包茶包, 讓茶具不是那麼充分的我, 偶爾也可以在辦公室或外出的時候泡上一杯~

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
精美的罐子, 令人愛不釋手; 剛拿到家母就跟我討了一罐去

我自己則是等到跟朋友聚餐的時候, 做為禮品才第一次有機會一窺珍藏紅玉的茶香~

為了怕我不是很會泡這等好茶, 博士還特地錄了一段語音給我, 讓我依法調製屬於自己的珍藏紅玉. 以下是我大概節錄出來的泡茶重點:

茶葉與水的比例大約是1:5; 水的部分不要使用剛煮沸的水, 建議用95度左右.
沖泡的時間大約是一分半到兩分鐘之間, 待茶湯色變成琥珀色或棗紅色即可.
可以慢慢的感受你自己喜歡的口味, 要濃要淡, 就看個人的喜好.

我想, 這種可以自己掌控香味及口味的作法, 也是為何有那麼多人會喜歡泡茶的原因吧~

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
來到朋友家聚餐, 它的父親沒甚麼興趣, 就是喜歡收藏茶具, 因此它從它的一百多套茶具裡面拿了幾套出來, 供我們今天使用

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
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
開始泡茶前, 要先將珍藏紅玉放在最顯眼的位置擺拍一下

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
由於今天說好了, 只喝茶、不碰酒; 所以就算下酒菜再多, 我們也是堅守底線, 最多準備個兩罐市售紅茶, 來跟珍藏紅玉做比較

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
不得不說老同學真的是有心, 還特地去購買知名的牛肉外帶

由於那天聊得太開心了, 我壓根忘了要照相
所以後來我自己拿了以下的器具, 照胡博士的建議補拍

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
博士說, 水的部分不要用沸水, 建議95度; 由於很難抓, 我就用熱水器的水(100度), 大概靜置5分鐘左右

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
於此同時, 一邊將珍藏紅玉的茶葉放入茶具中

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
這是剛放進去的樣子

由於胡博士說, 放進去大約一分半到兩分鐘就會出湯, 於是我一邊計時, 一邊觀察顏色~

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
大約一分鐘左右, 還未到博士所說的琥珀, 此時色澤偏淡金

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
接著大約泡到兩分鐘左右, 茶色漸深; 此時香氣漸漸跑了出來, 令人陶醉

就我品嘗的結果, 相信是我個人泡茶的技術還不夠好.
不像我當初到大溪品嘗胡博士親自泡出來的珍藏紅玉那麼令人難忘.
但茶的本身已經是茶香四溢, 喝下去的感覺是本身不帶甜味、但卻可以感受到茶的甘甜.

況且胡博士說, 泡一次茶, 可以後續加幾次水繼續品嘗; 但茶葉放置的時間要慢慢延長, 這個道理我想會泡茶的人都懂.

其他的, 建議還是自己跟胡博士聯絡, 看是要親自到大溪找他泡茶聊天, 或是直接跟他訂購囉~

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語茶山舍的珍藏紅玉
胡博士的名片我就附在這裡了~

或是大家也可以自己上語茶山舍的官網, 先了解一下他的理念 & 他最驕傲的珍藏紅玉系列.

以上~謝謝收看~~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VC10 Pro, 是我近日打掃環境的好幫手

前言:

俗話說的好, 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 好還要更好就是持續敗家升級的動力
最近在家打掃時總會使用無線吸塵器先打底, 然後再拖地.
但是老婆說一般的無線吸塵器吸完地後還要開封倒垃圾實在是好"啊雜"

所以才有今天的這篇開箱文, 畢竟Happy wife, happy life的道理, 應該沒人不懂吧?

依我一般發體驗文的順序, 本篇文章會分為以下的三個部分來發文:

1. 靜態開箱, 包含產品靜態規格介紹、產品部件介紹等
2. 動態開箱, 包含產品在不同情境下的實際試用狀況~
3. 整體心得感受分享~

以下, 正文開始~

1. 靜態開箱, 包含產品靜態規格介紹、產品部件介紹等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首先在6月底的某一天, 踢到一隻貓一個箱子(01的網友應該沒有人不知道這個梗吧)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正面是一支很可愛的、騎著掃帚的小青蛙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外箱側邊就是這台JONR超淨化無線吸塵器的規格及功能介紹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打開外箱後, 第一層是大部分配件的所在地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全部取出後, 由上至下、由左至右分別是陽極金屬管 / 二合一扁吸 / 金屬管固定支架 / 濾芯 / 地刷固定座 / 集塵袋 / 電池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精華的第二層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第二層包含集塵站 / 地刷 / 吸塵器主機

接下來花一點時間介紹一下吸塵器主機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可以看到我食指按壓的地方是電源, 機身前方是集塵盒 & 不同刷頭的連接處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集塵盒特寫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集塵盒的卡扣處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按壓卡扣就可以將集塵盒分開 (沒鎖緊也有可能會分離, 所以平常一定要扣緊)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打開後可以看到濾網, 原廠很貼心的多送了一個, 所以依照建議, 每三個月換一個的話, 買一次主機大約半年之內都有濾網可用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電池與吸塵器主機的連接處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主機跟電池結合的樣子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這裡有一點很重要的要跟大家分享: 如果電池跟吸塵器主機結合後, 只能從這個小孔, 用迴紋針之類的施加壓力才能將兩者分離. 雖然說電池組起來後通常就不會分開, 但如果有人有購買第二顆電池要輪流充電, 這部分會比較不便

接下來花點時間, 介紹兩個刷頭~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首先是地刷, 可以看到軸承處還有兩個小滾輪, 在使用時可以協助轉向, 幫助我們更好的清理地面環境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從底部可以看到刷頭的結構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接著是二合一扁吸, 上方有一個卡榫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按壓後就可以將刷毛處向前延伸, 變成另一種清潔型態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從上方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卡榫結構; 右方的橘色按鍵是用來分離刷頭之用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結合處有防呆結構, 不會插錯

最後來介紹一下集塵站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集塵站的正面下方有個結構, 打開後就是集塵袋的更換處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側邊可以放上金屬管固定支架跟地刷固定座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將吸塵器主機放入集塵站的樣子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所有的主機跟配件都放到集塵站上的樣子

至此靜態開箱介紹完畢, 接著我們來做動態開箱 - 實際使用 - 囉~

2. 動態開箱, 包含產品在不同情境下的實際試用狀況~

接著我們要來做動態開箱介紹JONR VC10 Pro了~
我所規劃的場景包含 1. 車上 2. 一般住家室內清潔 這兩種

2-1 車上清潔使用情境分享

首先當然是先拿來清掃我的愛車. 畢竟家裡還算常掃, 車內則是有好一段時間沒有清潔了.
(上周剛洗完車就下雨了, 因此有點意興闌珊, 剛好可以來測試我的JONR VC10 Pro~~)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最髒的是駕駛座. 雖然我不在車上吃東西, 但是每天上下班踩過的路面, 最終都化為塵土落在我的地墊上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副駕駛的腿拖縫隙則是有一點食物的痕跡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最慘的就是中央扶手處, 指紋/食物碎屑...都在這裡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後座的地上倒是還好...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但是座椅縫隙就因為女兒常愛在車上吃東西, 所以都有一些食物碎屑, 清不勝清

所以就要靠JONR VC10 Pro來將我的愛車改頭換面了~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開始之前要跟大家說明一下, default開機是在ECO省電模式; 當你覺得吸力不夠的時候, 可以按壓主機後方的按鍵, 手動將JONR VC10 Pro切換至Middle甚至是Maximum吸力模式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搭配二合一扁吸, 縫隙就用隙縫吸頭; 遇到碎屑想要集中就將刷毛推至前方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清理完的駕駛座真的乾淨許多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副駕駛座的腿託縫隙基本清理完畢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乾淨的中央扶手讓人心曠神怡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後座座椅跟地板清潔溜溜, 相信老婆跟女兒稍後坐車也會很開心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集塵盒內的髒污則是不忍直視


將吸塵器主機放入集塵站後, 就會自動開啟集塵盒清理模式 (如果無法成功看到影片, 請從這個連結觀看)

2-2 一般住家室內清潔

這個我想會是所有人都會遇到的場景; 就算沒車你一定也會需要地方住.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我家是超耐磨防刮木質地板, 由於是淺色, 所以如果出現任何的毛髮或是食物殘渣就會非常的明顯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此時就要換上二合一地吸, 來展現他的清潔功力~~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如同我們剛才介紹的, 擁有滾輪/轉軸的二合一地吸, 在清潔各種環境時都非常便捷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較窄扁的地吸本體, 可以很輕鬆的挪移清潔90度的轉角處跟沙發/床底不說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前方還有四顆LED燈, 更有利於在床底或沙發底部的黑暗處找出垃圾, 把它們全部清理乾淨


這裡用一個影片來說明JONR VC10 Pro如何清理床底

最後分享一下透過兩次集塵處理後的垃圾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從集塵站前方的蓋子打開, 就可以拿出集塵袋

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 C/P值超高又可輕鬆搞定一切的無線集塵式吸塵器
短短的兩次清掃, 就可以看出裡面的垃圾量. 車上不說, 我家可是至少一周吸地一次, 還是有那麼多的毛法垃圾, 令人思之極恐

至此, 基本的家庭環境清理體驗分享告一段落囉~

3. 整體心得感受分享

最後, 照例要來分享一下使用的心得啦~~~

(1) 超高的C/P值, 這樣的價格可以買到不同的刷頭、高至25,000PA的超強吸力不說, 還有集充電、收納、集塵三大優點的集塵站(特價時不到7張小朋友就有了, 可以參考這裡)
(2) 二合一扁吸可以清潔縫隙跟透過刷毛先清掃再吸塵; 地吸則是搭配轉軸/滾輪/LED燈, 可以清理家中大部分的地面不成問題.
(3) 原本就供應的兩個濾芯 + 5個集塵袋, 半年之內不需要擔心耗材的問題~~
(4) 簡潔的外觀加上便於收納的集塵站, 在家中佔地不大卻是功能多多~

基於這些特點, 個人非常推薦小資族家庭擁有一台JONR無線吸塵器VC10 Pro. 一周只要大概花個30分鐘, 你就能擁有一個超~~~乾淨的家庭環境~~

以上~謝謝收看~~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白色試乘車身上的e-Power字樣, 訴說著這是一台用油發電的黑科技X Trail

前言:

其實今天的試乘, 一方面的確是對這台車有點興趣; 另一方面也是個意外.
或許是因為我很愛看車, 所以我的FB常跑出一些跟車有關的新聞/連結.
例如之前參加的Mazda的深度之旅也是這樣因緣際會之下的產物:

出走‧隨心漫遊 - 茶香靜悅深度之旅 feat. MAZDA CX-60 33T AWD Premium Morden

而前陣子, 我的FB又跳出了以下的訊息: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在FB上看到的深度試駕分享

本來想說看過就算了, 沒想到上周去Audi House of Progress & 旅展的同時, 剛好看到旅展有Nissan駐點在展X-Trail.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這台真的是我在旅展遇到的X-Trail

後來跟業代交換訊息才知道, Nissan所辦的深度試駕, 是類似短期租車的三天兩夜之旅. 租車費用大概3張小朋友, 也是跟Mazda一樣, 自費油錢及通行費...等. 週五17:00拿車、週日17:00還車.

請示了太座之後, 他對這個活動興趣缺缺, 所以跟業務確認之後, 就改由我先安排一小時左右的試乘看看, 真有興趣, 再看是否安排深度試駕. 因此也就有了今天的分享文~

以下~正文開始~~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今天來到濱江街的Nissan濱江服務廠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進來到最深處, 就可以看到今天的主角 - X-Trail e-Power -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辨識度頗高的家族化車頭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車尾看一下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e-4ORCE電子四驅穩定系統可調節前後電動馬達馬力, 達到舒適駕乘的效果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今天試乘的是e-Power車款, 自不待言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上方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總成, 只看到鏡頭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有HUD...很好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車胎前後都是235/55/R19

由於跟業務約好了, 今天同時要看一下後座是否適合車露, 所以帶了我車露的愛牌 - 米特薩 -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今天要在車子內部體驗的米特薩全套車露專用組合

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下方連結:

車泊車宿的好夥伴 - 米特薩眠月車用充氣床 & 東海岸美景分享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首先讓大家看一下, X-Trail e-Power (後面簡稱X-Trail)後車廂打平的樣子, 非常平整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鋪上還未充氣的米特薩眠月車用充氣床...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整個眠月充氣床在X-Trail上充滿氣的樣子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不確定是否是前座沒有調好, 充氣床的側邊有點被擠壓到了

確定車用充氣床可以放得進去, 可能只需要微調就可以放得很好之後, 讓我帶大家靜態賞個車.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Nissan著名的零重力紓壓座椅, 坐起來真的很舒服; 不確定久坐跟我的Volvo比之又如何? (但必須說, 這張椅子一坐進去就很舒服; 我的反而是"久坐不會不舒服")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接下來坐進駕駛座, 將方向盤調整到配合我的坐姿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方向盤左側是多媒體及儀表板選單控制; 右方則是ADAS / 通話 / 語音控制快捷鍵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上方有個中央顯示幕(因為拍到我自己, 所以沒放照片), 中間主要是空調按鍵(有加熱坐椅); 往下是Start/Stop啟動鍵, Type-C / Type-A接口各一, 再往下是無線充電區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鞍部區上方有EV/e-Pedal按鍵、排檔桿/P檔及Auto Hold啟閉, 右方則是兩個置杯架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沒有能固定的支架, 缺點就是飲料在裡面可能會晃動, 甚至急煞的時候滾下來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下方則是駕駛模式切換, 左起越野/雪地/標準/節能/運動; 中央是陡坡緩降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方向盤左側的其他控制按鍵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中央扶手處打開, 裡面的置物空間不大, 深度還夠(就沒有其他的USB接口了)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跟之前試乘的Mazda CX-60 AWD 33T一樣都是Bose音響(共9隻)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駕駛座車門的置物空間, 上方有座椅記憶 & 車窗控制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後座也有獨立出風口, 可控制溫度; 也有USB Type-C / A接口各一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後方的坐椅可以6/4控制; 各自可以前後調整不說, 椅背的傾角也能控制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中央扶手也是有兩個置杯空間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前坐如果維持我的坐姿, 後座則大約可以放到兩個拳頭左右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後方的車門則是簡簡單單

接下來差不多了, 我們要準備上路試乘了.

由於跟業務約好要體驗Level 2跟e-power的電動車化體驗, 所以安排了平面道路/建北高架橋/高速公路等幾種駕駛場景.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試乘車啟動後, 可以透過左邊的快捷鍵看車上的資訊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由於沒有無線的Android Auto, 所以我接了一條Type-C充電線, 就可以使用我手機上的相關功能了(螢幕下方有選單 & 鏡頭的快捷鍵)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下方的空調操控面板, 透過"REAR"也可以看到 & 控制後座的溫度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還未啟動自動駕駛的情況下, HUD只能看到時速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啟動自動駕駛後, HUD中央就會出現輔助駕駛的相關資訊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如果有接上手機, 選擇下方數過來第二個icon可以看到Google Map導航資訊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例如這個畫面是同時看到手機撥號/音樂播放/車機內導航軟體的資訊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在停等紅燈的時候, 我用方向盤左方的快捷鍵切換了不同的顯示資訊, 我覺得Android Auto / 車輛 / 設定 / 音樂 / 自動駕駛輔助...等資訊都算清晰易懂, 入手無障礙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在駕駛過程中, 我們試著開啟e-Pedal, 雖然那個煞車程度不像之前我試乘Model3那樣的即時, 但也肯定是一般開慣油車的人無法接受的. 所以我之前都覺得, 電動車最適合自駕, 因為可以避免人為的駕駛習慣影響乘車人的體驗(其他乘客肯定會暈的啊...這樣煞煞停停的)

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不是用愛發電、而是用油發電的Nissan X-Trail e-Power賞車暨試乘分享
最後讓大家看一下停車輔助的部分, 這裡就可以按螢幕下方的"CAMERA"鍵, 看到環景及前/後方的影像

試乘過後, 照例要為各位說說心得感想了~

1. 由於是燃燒汽油來發電的電動車, 所以整體操駕調性非常神奇, 是偏電動車的. 無論是上坡加速、油(電)門踩踏感受, 甚至e-Pedal的煞停反應, 實實在在的是一台電動車的該有的表現(不過為了顧及馬達壽命, 原廠將X-Trail e-Power限縮為一台馬力只有213匹的電動車), 所以如果想要適應電動車的駕駛感受, 卻又有里程焦慮的人, 可以考慮這台e-Power.

2. 很可惜太座沒有允許安排三天兩夜的深度試駕, 但零重力紓壓座椅的乘坐質感令人難忘(不知道是誰說過, 如果Audi是做燈具的車廠、Nissan / Infiniti就是做椅子的車廠), 車室空間開闊, 質感營造極佳. 後座6/4可分開調整並可傾倒, 相信無論是複合式的載人/載貨都很方便. 更別忘記我用了米特薩車用眠月充氣床來測試過後座打平後的空間, 肯定夠用.

3. 說到在市區的駕駛感受部分, 4,680mm的車長搭配僅有1,840mm的車寬, 雖然車重有1,887公斤, 但得益於電動車的加速性及油門反應, 進退趨避靈活

4. 真要說害怕的地方, 應該就是跟PHEV相同, 同時需要擔心燃油 & 電池兩者的維護. 雖然e-Power的電池僅有約2度電, 而且為了電池的健康, 大部分時間會將電池電量維持在20%~80%左右. 但這也造成了e-Power的油耗不如PHEV那樣每公升可以到50公里以上的驚人油耗. 但我相信電池的總成本也是遠小於PHEV, 這個我想是大家在觀望的重點之一(另外當然是還要為了體驗電動車的性能卻要負擔燃料 & 牌照稅, 類似之前BMW i3增程版那樣的無奈)

但是整體而言, 這台車是很有駕駛樂趣的一台車, 以近期試駕的感受而言, 驚喜程度大概僅次於上周試過的Audi Q4 e-Tron 55 quttro吧?

希望這篇文章, 對有興趣考慮這台車的朋友們有些幫助.

以上~謝謝收看~~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今天的主角 - New Zinger 1.5T, 究~~~竟有多適合自駕及車露呢?

前言:

會有今天的文章, 主要是因為Mobile01活動小組所發表的以下文章:

【生活好野人】大Z車主募集中,去哪都要一起「野」,快來分享你與ZINGER地圖日記就有機會得好禮!

而且他有以下的優點:

  • 擁有稅金優勢,讓生活更有效率。
  • 8速ZF自排變速箱、換檔更順,性能更強,起步更快,高速更省油。
  • 強勁扭力: 26.4 kgf ‧ m
  • 充沛馬力: 172PS
  • ACC 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全速域)
  • FCM 主動式智慧煞車輔助系統(含行人偵測)
  • LKA 車道置中輔助系統
  • TJA 交通壅塞輔助系統
  • LVSA 前車駛離警示
  • AHB 智慧型遠光燈系統
  • 結合多重座椅收調整功能
  • 輕鬆完成各種空間挑戰,達成各式工作需求


不到百萬的車價, 有Level2, 有超大空間, 有稅金優勢是我想要去看跟試乘這台車的主要原因. 所以便打了電話跟桃園的營業所約好, 在今天安排賞車跟試乘.

所以便有了今天的這篇試駕文分享.

以下, 正文開始~

1. 匯豐汽車桃二所介紹 & 靜態賞車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地址: 桃園市桃園區中成里大興西路三段201號

今天來到的賞車地點, 是離我家不遠的匯豐汽車; 本來想要騎腳踏車過來順便測試一下New Zinger的後廂空間, 但因為天公不作美, 只好步行過來試車.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一進來就看到去年租過的露營車 - A180

針對去年租借露營車後, 在01的心得分享如下:

開著行動露營車到處玩 - 君品Vantel美學車中泊24小時露營車快閃體驗 / 大楊梅鵝莊創始店 / 埔心牧場兩天一夜遊 / 硬咖啡桃園總廠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整個展間寬敞、明亮

由於跟業代約定的時間是9點, 早到的我, 當然就是要來拍車的啊~~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展間最顯眼的就是這台改裝過的New Zinger 1.5T了~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旁邊的直幅展示條也是以介紹大Z為主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現在購買大Z還有送行李箱~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會想提早過來拍車, 就是因為業代說展間有一台改裝好的大Z可以參觀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從右側可以看到這台大Z裝了駐車冷氣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另一側則是有兩組插座 / Type-A / Type-C接口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整個後座及車廂打平的樣子(感覺不太好睡, 床墊請自備)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坐進駕駛座, 受限於已打平的後座, 腳都快貼上方向盤了. 所以如果司機身高超過175, 我想就算只有兩個人, 可能也只能辛苦一點, 在行駛過程也是要把後座復原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方向盤的左邊是跟中控螢幕有關的快捷鍵; 右邊則是跟Level 2 ADAS系統有關的操作選項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車門下方也有一個小型的置物空間, 也能放一罐飲料; 門邊有ZINGER專屬飾板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椅子上有SRS安全氣囊標示; 業代說全車共有6具安全氣囊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由上只下分別是中控螢幕/實體空調旋鈕/駕駛模式及循跡防滑啟閉/排檔桿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排檔桿特寫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更下方是實體手剎車/小型置物區/兩個置杯架(有方形的區域可以放入不同尺寸的瓶身, 這點不錯)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後方的置物區, 只有標準12V車充, 要USB要選配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副駕駛座倒是有個USB-A接口; 下方手套箱開口大, 但容量一般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後車廂也有ZINGER字樣的飾板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打平的後座, 底下就墊一層木板; 有心要買回去車露的朋友們真的要好好發揮巧思改裝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自然, 成本考量, 電動尾門是不可能有的(車門很~~重, 潛在買家要有自知)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等待的過程中, 享用展間為我準備的餅乾跟水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大約過了5分鐘, 試乘車已經準備好了, 我們就準備開始試乘了~

2. 動態試乘心得感受

開始之前還是要先廢話一下, 讓大家看一下七人座的後車廂.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如果是七人座, 最後兩張座椅無法打平, 對於車露的體驗反而是有影響的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立起來後的置物空間更是狹小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後座也有兩個置杯空間; 請不用肖想雙區以上的恆溫空調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接著我正式坐進駕駛艙, 調整坐姿跟後照鏡的同時, 讓我說一下上路前的靜態感受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前方的9.5''全數位儀錶板倒是出乎我意料的清晰且色彩/資訊豐富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中控螢幕據說可以支援無線Apple CarPlay / Android Auto

接下來一樣, 在駕駛過程中因為安全考量, 不隨意拍照; 主要來跟各位聊聊駕駛感受:

1. 雖然排氣量只有1.5, 但有渦輪增壓及172匹的大馬力, 雖然車重達2.2噸, 但就算在ECO駕駛模式下, 整體加速感受而言是很輕快的.
2. 剎車倒是要注意, 踩下去會有一段無作用區, 要踩得比較深一點才會有作用. 或許是為了怕做得太實, 請踩剎車就會有點頭效應.
3. 底盤部分由於車身採客貨車設定, 請不要期待避震、過彎的效果及舒適度會跟房車一樣好; 如果經過連續而不平坦的路面, 感受會像坐在微風輕吹過的湖面小船上. 路況不好的地點, 想必後座乘客會不舒服.
4. 由於只開了約5公里的高速公路, Level 2的做動邏輯在ACC跟車、匯車的部分體驗不深; 但有體驗到車道置中以及LDW (Lane Departure Warning)的部分, 路面標線會變成橘色, 而且方向盤會介入修正, 我想整體輔助駕駛的功能應該是不差的.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唯一拍到的一張自動駕駛啟動示意圖, 跟車距離也是可以調整的

回到展間之後, 就是跟業代了解現在的購車方案及細節.

3. 工商服務時間

這部分就讓我用展間拿到的DM跟大家說明.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不同車型所具備的配備, 基本上都能從這張A4規格價目表上看到

中華新世代Zinger五人座/七人座車型, 賞車暨試駕體驗~
在彩色DM上可以看到規格書上每一種選配的示意圖說明

業代說, 現在的車價完全沒有優惠, 但是有搭配1.8萬的配備補助金, 可以拿來加購配備.
至於到底真實的購入價為何, 就需要各位潛在車主在實際試乘之後再好好的跟您的業代了解了.

以上~謝謝收看~~~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今天的主角 - Audi Q4 e-tron 55 quatrro S-Line, 真是靓車一台

前言:

5月中的時候, 我就為了參加馬爹利飛凡饗宴來到信義區.
當初不但在W Hotel / 微風信義前方各看到一台Audi Q4 e-tron, 也發表了以下的文章:

信義區一日充電之旅 - Gogoro Pulse快閃 / Audi Q4 e-tron 初見 / 君悅雲錦中餐廳馬爹利飛凡饗宴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Q4 e-tron的外型真的很吸睛(見仁見智), 至少對我而言是一台很想進去好好看一看的電動車

當天真的很可惜, 不知道搶第一場先預約參加活動. 只是想著我剛好6/1跟朋友約在這裡用餐, 所以我就訂了6/1的場次. 也因此在今天才發表這篇文章, 希望對Audi有興趣的朋友有些幫助.

以下~正文開始~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Audi House of Progress的舉辦場地在克緹國際大樓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地址: 110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105號

之前記錯時間, 一直以為是11:00開始, 害我旅展看到一半跑出來, 卻發現我13:00才能報到, 已經到了吃銀杏都沒辦法幫助記憶力的年紀啦...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不過記錯時間也有優點, 在路邊就看到Q4 e-tron的試乘車啊~

=======================
我是到了13:00的分隔線

1. 報到 & 展區簡單介紹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13:00準時到會場, 天公不做美, 已經開始下雨了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一開始報到要掃QR-Code, 如果現場追蹤Audi的IG, 還可以獲得爆米花一袋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有事先登錄者, 可以得到紅or灰的手機帶一條; 旁邊是我追蹤完IG的爆米花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在報到櫃檯的後方有Audi精品販售; 今天來購買的都可以獲得優惠價(應該啦)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Audi的展間就我的感受而言, 都是走極簡個性風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櫃檯的旁邊就是洽談/休息區; 還有一個我沒有照到的中島區...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就是安排試乘登記的區域啦~~可供試乘的車子有這四款~~

而我真的有點犯二, 之前登記的時候沒有注意到, 只記得喜歡的車款登記了Q4 e-tron, 卻沒注意到我只預約了"導覽"而沒預約到試駕而且銷售人員說因為今天是周末, 所以試乘的人員都排滿了, 但我還是不死心的在14:30跟朋友約好聚餐之前, 先填好試乘資料, 碰碰運氣看是否有機會能試乘到Q4 e-tron...

在等待的過程中, 就讓我來介紹一下展間的其他"展品"吧~~

2. VR體驗區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展間的最深處有一個VR Experience - VR體驗區 -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可以帶上Meta Quest2體驗一下坐上e-tron的感覺, 但, 我在使用的時候當機了, 所以只能等有去過的其他人分享一下VR的試乘感受了~

3. Audi SQ8 Sportback e-tron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你一進展間就會看到這台霸氣測漏的SQ8, 又是我最愛的寶藍色, 實在誘人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平常可沒有這樣的機會可以看到這台猛獸, 車尾的S Q8字樣更是說明了他的高貴身分(438萬起跳啊!!!!)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為了降低風阻而出現的電子後照鏡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特殊的菱格紋座椅, 中控台可以看到著名的遊艇式線傳電控排檔桿

4. Audi A6 Avant e-tron concept

這台車應該是除了Q4 e-tron以外, 展間最吸睛的存在吧?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雖然因為拉上警戒線, 只能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但他的現身還是讓大家充滿了期待/遐想

5. Audi Q4 Sportback e-tron 55 quatrro S-Line(靜態賞車)

相信許多報名的人, 都跟我一樣, 為了這台車而來.
畢竟這是你現在在台灣唯一有機會試乘到Q4 e-tron的機會/地點.
有別於我5/18到信義區, 只能遠觀; 來到Audi House of Progress, 你更可以近距離接觸Q4 e-tron啊~~~

先讓我從外觀開始為各位介紹~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這個紫色是Q4 e-tron的8個標準色其中之一

在這裡我們先跳開一下, 提供一下今天為我服務的銷售人員所提供的資料~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所有的車型跟售價簡單介紹在此, 早鳥價只到6月底~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工商服務時間, 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接著是車頭, 超大的格柵式進氣(???)壩 + 選配的黑化套件, 真的很帥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前後輪一樣大(我沒照清楚尺寸, 對不起), 但這個輪圈也是選配的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由於後面沒空間了, 我開廣角才照得下整個車尾, 所以比例跑掉了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代表性能化外裝的S-Line銘牌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驗明正身, 這是一台Q4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受限於造型, 造就了Q4 e-tron Sportback還算深但不夠高的行李廂空間, 有電動尾門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在右後方的充電孔, CCS2

接下來我們從前座開始看一下內裝~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S-Line(還是55?)才會有的造型方向盤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現在都是線傳式排檔"桿", 想必很多人不習慣(我就是)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令人印象深刻的中控台螢幕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左側出風口旁邊還有燈號控制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副駕駛出風口, 及帶有"e-tron"字樣的飾板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扶手處關/開的樣子(打開深度還不錯); 置杯架只有圓形, 中規中矩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有S-Line字樣的座椅; 可惜腿托不是電動的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後座~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軸距大約27xx, 後座空間尚可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前方大概有兩個拳頭深(但副駕並不是調到我的坐姿, 所以如果是我開車, 我想深度可能只剩一個拳頭又兩指)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這台車有選配三區溫控, 我想面板應該是選配的, 還有兩個Type-C插孔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令我非常訝異的是: 車內音響竟然是Sonos. 銷售人員說, 現在的Audi大概會分為三個等級的音響(如果有聯名的話), 由低至高分別是Sonos / Bose / B&O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選配的天窗

在我還沉醉在靜態賞車之際, 銷售人員來通知我: 我排到隊啦~~可以在下一組人員進來試乘之前, 讓我開一圈Q4 e-tron.

至於我開到哪一台呢~~請大家往下看囉~~

6. Audi Q4 e-tron 55 quatrro S-Line(動態試乘)

噹噹噹~~~答案揭曉~~我試到Q4 e-tron 55 quatrro S-Line~~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由於試乘的場地在後面棟的地下室, 我們得冒雨走一小段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但想到即將上車試乘, 雀躍之心簡直壓不下來~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車尾廂, 由於Q4也算小型休旅, 所以建議要放東西的人還是不期不待才沒有傷害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你搶先全台朋友們試乘到Q4 e-tron的機會, 只到明天啊~~~

接下來在靜態賞車有看到的部份, 我就不多做介紹; 僅做差異化部分的分享~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印象深刻的12.3'' 全彩Virtual Cockpit, 我記得Audi好像是第一個在台灣導入的車商, 這個儀錶板無論是色彩/資訊等都很豐富(我的Volvo美其名為北歐式的極簡; 實為貧乏)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中控台資訊及鞍部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啟動時的選單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剛才沒拍到的車窗/車門細節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一樣是S-Line才有的菱格紋座椅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前座也有兩個Type-C插孔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方向盤左側的操縱撥桿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頗有質感又止滑的剎車跟油門踏板

由於這個停車場出口非常的狹窄, 所以業務說他先幫我開上去, 接著換我開
在他開的時候, 我就負責拍照, 讓大家看一下行駛間的Q4 e-tron~~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當真正啟動之後, 可以看到這具儀錶板真的是資訊豐富、色彩鮮豔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想到等一下我就可以握上這組方向盤, 我就很開心

這裡請大家特別注意一下: 剛才靜態賞車的時候, 方向盤上的快控鍵都是看不到icon的; 要啟動之後, 後方的LED亮起, 才能看到各個按鍵的內容, Audi不愧是最著名的燈具科技車廠~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大家可以自行比對一下啟動前/後的方向盤快控鍵差異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車在開動的同時, 也可以切換環景及其他視角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左前方那一台要停車的Q4 e-tron應該就是我今天早上看到的那一台~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結合環景攝影機就可以看到, 業代真的沒騙我, 這個車道真的超級窄

接下來由於換我開車, 所以不方便拍照. 只能在停紅燈時簡單來個幾張, 接著就是讓我來口述一下我駕駛Q4 e-tron 55 quttro的感想.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全彩雙螢幕資訊豐富且實用, 雖然沒有HUD, 但是時速資訊清楚(這很重要), 不然340匹馬力 + Audi著名的四輪傳動技術, 我想你與超速的距離只有踩下油門深度的那五釐米/秒 (借用了新海誠大師的片名"秒速5釐米"; 但是你一秒踩下去油門5公分, 應該那個貼背感會讓你嚇到漏個幾滴)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造型特殊的S-Line方向盤, 雖然是非傳統圓盤式造型, 但握感清晰實在; 雖然我只在市區駕駛, 但是那真的叫身隨意轉、操控精準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業代說, 相較於我之前試乘過的Volvo XC40 Recharge, 她非常肯定這個視野的開闊程度大於XC40 Recharge

接著簡單口述一下業代與我交換的心得, 以及我自己的駕駛感受:

1. 身為與保時捷唯二的純電平台開發者(同集團嘛...), 業代非常肯定Audi純電化所下的功夫及經營出的實力~
2. 在我實際試乘的感受上, 我認為有別於我之前開過的Tesla Model3 & Volvo XC40 Recharge, Audi Q4 e-tron 的駕駛感受令人訝異的還是偏向燃油車; 但是加速性肯定像電車, 這也讓想要進入電動車領域的朋友們, 進入的障礙較小. (Model3就真的很電車, 再怎麼調整我覺得那個One padel drive的煞停回充感受還是很明顯, 不太會控制電門的人真的很容易讓同行者暈車)
3. 剛才也說了, 操駕精準、車身尺碼適中再加上傳統的燃油車駕駛感受, 實在說明了Q4 e-tron是一台非常有駕駛樂趣的電動車, 就算在隔了8個多小時後, 都讓還在寫文章的我, 一回想起就不自覺地露出心滿意足的微笑

最後附上今天跟朋友在Hooters聚餐的餐點照片,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對Q4 e-tron有興趣的朋友們有幫助; 如果覺得我寫的不錯的, 也請幫我按讚加分~~~

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參觀 & Q4 e-tron 55 quttro 試乘體驗分享
生平第二次造訪Hooters, 隔了大約有20年吧

以上~謝謝收看~~~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就定位的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 以後我所有帶3.5mm音源孔的設備都靠你來加強音質表現囉~

前言

人是一種不知道滿足的動物; 而就是因為人的不滿足, 所以才會有繼續前進的動力. 而我, 也是這樣

自從2016年, 買了第一台Google Home, 從而踏入智能音箱的領域以來, 就從未停止對聲音及音響有關的設備的投資.

(迷之音: 這根本是你愛亂買東西的藉口吧?)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2020/5/16響應Mobile01活動時, 手邊有的Smrat speaker大合照. 在那之後最少又入手了20台以上的智能音箱設備, 實在有夠敗家

曾經開箱過的智能音箱, 跟後面買的, 大概都補齊在以下的這篇裡面了~

【收藏迷報到】那些年, 我所收藏的Smart Speakers~

對我而言, 有些智能音箱很可惜, 因為我買他是為了智能音箱的功能、但卻不是為了智能音箱的音質.

例如Nest (對, 現在從Google改名叫Nest) Home mini、 Echo Dot、Echo Flex以及Echo Input等, 根本就是開完箱後就束之高閣. 像Echo Flex跟Echo Input都算是沒喇叭系列的Echo Device.

沒有喇叭的Echo Dot - Amazon Echo Input開箱

史上最便宜的Echo Device - Echo Flex開箱

但其實如果你有一台好的Speaker, 搭配3.5mm的音源線, 你就能在最小的花費上、擁有智能音箱的功能, 並且不受限於這些音箱原本所配置的喇叭.

今天我所要開箱的主角, 就是在這樣子的一個時空背景下所購買的產物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 (後面簡稱為Klipsch ProMedia 2.1 THX)

讓你在有線的環境下, 可以無(線)限的控制它~

依照我開箱的慣例, 今天的分享會分成以下的三個部分:

1. 靜態開箱, 包含外包裝, 機體本身及特色
2. 動態開箱, 搭配電腦及智能音箱實際使用的狀況
3. 心得分享

以下, 正文開始~~

1. 靜態開箱, 包含外包裝, 機體本身及特色

開始之前, 讓我先為各位簡介一下這個品牌, 跟這個品牌的喇叭所擁有的故事.

KLIPSCH 古力奇是一個來自美國的音響品牌,其歷史可追溯至1946年,以獨特的號角式揚聲器而聞名。產品涵蓋耳機、揚聲器、聲霸、重低音等各種類型。除了卓越的音質,Klipsch 亦以獨特的外觀設計和配色滿足消費者對生活美學和空間風格的需求。它意識到音響設備在現代家居中的重要性,並將其打造成提升空間風格和品味的重要元素之一

Klipsch 的音響設備不僅在功能上出色,其獨特的外觀設計也為家居增添了一份獨特的美感。對於注重生活品味和空間美感的消費者來說,Klipsch 的音響設備不僅是功能性的選擇,更是一種品味和風格的體現,能夠完美融入現代家居的設計中,成為空間的一部分,彰顯個人品味和生活方式.

PWK堅持喇叭的設計有4大要點:第一是「高效率」(High Efficiency),所有的Klipsch喇叭都採用號角設計(除了耳機與超低音喇叭),因為號角才能真實的表現聲音的動態。第二是「低失真」(Low Distortion),在大音壓的輸出也不能產生刺耳的失真,這樣才能算是好喇叭。第三是「受控制的指向性」(Controlled Directivity),Klipsch的號角有著最精準的方向性,所以才能營造出活生的音場表現。第四是「平直的頻率響應」,當其他廠商還在製作僅能片面表現某些頻段的喇叭時,Klipsch就堅持要有完整的頻率響應,而且全頻段必須平直,以免扭曲了原本的音樂。符合這4大設計要點的喇叭所發生的聲音,被稱為「Klipsch之聲」,也是精準重播的代名詞。

關於創辦人Paul Wilbur Klipsch的故事, 大家也可以看一下我找到的連結

至於甚麼叫THX呢? 這個時候當然要靠Wiki百科科普而來的知識, 為各位說明一下~

THX是一種對電影、電影播放設備、電影播放環境等的認證標準,由盧卡斯影業(Lucasfilm)制定。THX是Tomlinson Holman Experiment的字頭縮寫,主要為劇院、家庭影院、多媒體產品所設計的品質保證。
THX的最終目標是保證在所有獲得THX認證的系統上,能夠提供一致的體驗。比如說一部電影,不論是藍光影碟還是電影膠片,不論在電影工作室、電影放映廳,還是家庭影院中,都能達到一致的畫面和聲音的感受,畫面的對比度、色彩,聲音的響度、頻率範圍上都能達到很高的一致性。THX標準與國際標準不同,大多數標準都有一個允差範圍,但THX不設允差,只有一個最低要求,必須超過才能合格。THX不光是對設備的認證,更包括了對環境噪聲和室內空間頻響的場地要求,最新的一些THX前級可以自動地對不同房間做測音和頻響補償。最近THX還在開發Steerable Line Array technology(可控線性陣列),通過DSP調節幾十個揚聲器組成的整列,THX宣稱這樣能控制房間的聲場,從而能使不同位置都能獲得最佳的聽音效果,即在同一個房間裡能產生很多「皇帝位」。

詳細的資料來源可以參考這裡.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首先看到外箱正面, "PREMIUM DESKTOP SPEAKER SYSTEM"說明了Klipsch對自家產品的信心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外箱側面有使用情境圖, 還有最下面一句"Compatible with any laptop、phone、tablet or other device via 3.5mm cable", 只要有3.5mm音源線插孔的, 都能使用, 這也是我購買他的主要原因~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外箱另一邊簡單標示了內容物

接下來我們要正式開箱了~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開箱之前先給各位看一下產品規格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打開後,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產品說明書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打開上蓋後, 是兩路衛星的3英寸中低音驅動器, 以及下方的音量控制器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中間還有小的腳墊墊片, 可以貼在音箱下方, 防滑的同時也能防止刮到本體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取出中低音驅動器後...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下方是6.5英寸重低音喇叭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6.5英寸重低音喇叭的正面也有Klipsch/THX字樣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背面則是電源線、兩路衛星的3英寸中低音驅動器的接口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兩路衛星的3英寸中低音驅動器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三台放在一起排排站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重點在下方的這個結構, 可以完美卡合音量控制器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這個就是音量控制器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同時整合了3.5mm音源線/前級接線/外接音源接口/音量控制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Pre-amplifier(前級)接口, 與Subwoofer連接後要用一字螺絲起子固定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將音量控制與3英寸中低音驅動器結合在一起的樣子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接下來就是將它們放在我的書桌前方, 做好連結不同的設備測試的準備

下一節我們要開始做動態開箱囉~

2. 動態開箱, 搭配電腦及智能音箱實際使用的狀況

前面有說到過, 會購買Klipsch ProMedia 2.1 THX的主要原因就是它在產品介紹裡寫的一句:

Compatible with any laptop、phone、tablet or other device via 3.5mm cable~

所以這裡的我的動態開箱預計要用以下的幾個設備來做開箱分享

1. 使用電腦, 播放Spotify音樂跟YouTube影片
2. 使用Echo Input這種完全沒有喇叭的設備, 播放Spotify音樂.
3. 使用Lenovo平板 enable Google Assistant變成Smart Display, 控制家電跟播放YouTube影片.
4. 接上Echo Input的Klipsch ProMedia 2.1 THX v.s 接上Google Chromecast Audio的Bose Home speaker 500

以下我們主要使用影片來做分享~

1. 使用電腦, 播放Spotify音樂跟YouTube影片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有了Klipsch ProMedia 2.1 THX陪襯的書桌, 一下子變得好霸氣


使用我的Microsoft Surface Laptop2作為音源, 串流媒體是Spotify, 播放的曲目是Enya的Only Time


使用Klipsch ProMedia 2.1 THX, 播放YouTube上我最愛的戰鬥片段 - Batman v.s Superman、Dawn of Justice - 中, DC三巨頭對戰Doomsday的影片. 讓我提醒你初始音量千萬不要放得太大, 否則隔著屏幕, 我的影片音量都會震撼到你

2. 使用Echo Input這種完全沒有喇叭的設備, 播放Spotify音樂.

這裡開始又是我的最愛 - 用智能音箱來聲控撥放音樂~~

今天的選手是很久沒有使用的Amazon Echo Input, 因為很久沒有好的喇叭可以使用了, 所以只能將他冷藏在櫃子的最深處.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超久沒見的Echo Input, 今天因為有Klipsch ProMedia 2.1 THX, 讓你重見光明~


使用Echo Input, 串流媒體來源為Spotify, 播放的音樂是Bills Evans的"The Days of Wines and Roses", 優雅的鋼琴聲配上主旋律的薩克斯風, 整個圍繞在你的周圍

3. 使用Lenovo平板 enable Google Assistant變成Smart Display, 控制家電跟播放YouTube影片

在所有智能音箱中, 我所擁有第二多的是Google系列的智能音箱.
但Google系智能音箱最討厭的一點是, 對自己的音效太有自信, 因此除了藍芽以外, 都沒有其他連接外接音箱的機會.

因此今天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讓我用帶有3.5mm音源孔的Lenovo Tab M10 FHD Plus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來升級為超高級Smart Display~

超便宜可做Smart Display的Lenovo Tab M10 FHD Plus開箱分享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之前開箱過的Android based Lenovo平板, 開啟Google語音助理功能後, 就可以成為可外接3.5mm音源的Smart Display


首先是拿它作為可控制智能家電的聲控Smart Intercom, 控制風扇、播放YouTube影片


接著是用YouTube, 一樣播放Bill Evans的"The Days of Wines & Roses", 有了Klipsch ProMedia 2.1 THX的加乘效果, 音質不因從YouTube Video播放而有所降低

4. 接上Echo Input的Klipsch ProMedia 2.1 THX v.s 接上Google Chromecast Audio的Bose Home speaker 500

最後是重頭戲 - 拿接上Echo Input的Klipsch ProMedia 2.1 THX, 跟接上Google Chromecast Audio的Bose Home speaker 500來場pk.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左邊選手是Echo Input; 右邊選手是Google Chromecast Audio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在開始前, 先將Chromecast Audio的音量設為50%


首先讓Echo Input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播放"The Days of Wines & Roses"; 過一段時間以後, 再用旁邊的Belkin Soundform Elite, 要求Google Assistant將同一首歌播放到接上Chromecast Audio的Bose Home Speaker 500

可以聽到Klipsch ProMedia 2.1 THX所提供的聲音著重於"環繞" & "低音"; Bose提供的聲音較為"清亮". 這個部分Bose Home Speaker 500並沒有任何的產品規格資料可以參考. 雖說各有所長, 但、Bose Home Speaker的價格是Klipsch ProMedia 2.1 THX的1.5倍呢~

至此, 基本的動態分享就告一個段落囉~~

3. 心得分享

不得不說, 雖然相處時間尚短, 但是當我設定好並開始使用Klipsch ProMedia 2.1 THX以來, 簡單的心得便是"重新找回了聽音樂的那種興奮與感動".

平常串流音樂聽多了, 習慣用喊的, 就讓手邊的智能音箱直接播放; 那種音樂聽了就有就好的感覺, 在最近購置了Klipsch ProMedia 2.1 THX之後, 主要的變化就是:

(1) 寫文章的時候, 開始喜歡用回我的Microsoft Surface Laptop2, 因為相比於我的工作基而言, 它還保留有3.5mm音源接口, 可以直接接上Klipsch ProMedia 2.1 THX, 在上面觀賞YouTube影片、甚至拿來聽Spotify, 可以很直覺的點選音樂來播放, 不但直覺、而且效果極佳. 再加上保留了在類比式3.5mm音源時會有的一些天然雜音, 更讓懷舊的我因此而愛不釋手.

(2) 過去很多塵封已久的設備, 例如前面所提到的Amazon Echo Input、Google Chromecast Audio等, 又重新找回了他們在我家裡的位置. 甚至是帶有3.5mm耳機孔的Lenovo Tab M10 FHD Plus, 重生為音質超好的Smart Display.

唯一的缺點, 大概就是你沉浸在看電影, 或是聽音樂的過程中, 會被門外的人敲門抗議; 因為Klipsch ProMedia 2.1 THX的好音效, 會讓你不自覺的忘了時間而情不自禁的一直將音量調大, 因為那透過THX認證環繞音效的Klipsch ProMedia 2.1 THX所播放出來的音效, 實在是太震撼太誘人啦~~~

以上~謝謝收看~~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