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3C / Smart Home (7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基本上, 如果要我選一個產品來作為這個部落格的第一個開箱/介紹文, 我會選擇我三個月前買的, Google自家的第一個Smart Display – Google Home Hub.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eta AI降臨 - Ray-ban Meta智能眼鏡再升級~
Meta AI可以在台灣的Rayban Meta智能眼鏡上使用囉~

前言:

之前看了01的文章, 於是自己也買了Rayban Meta智能眼鏡, 並發表了以下的文章:


而在發文的當下, 在美國已經可以使用的Meta AI在台灣還無法使用

但就在今天早上起床、準備去運動的時候, 看到我的手機有個推播訊息:

Meta AI降臨 - Ray-ban Meta智能眼鏡再升級~
甚麼? Meta AI is available in your in your country or region!!!

Meta AI降臨 - Ray-ban Meta智能眼鏡再升級~
趕快依照指示, 打開Meta APP, 可以看到"Meta AI is available"的字樣

Meta AI降臨 - Ray-ban Meta智能眼鏡再升級~Meta AI降臨 - Ray-ban Meta智能眼鏡再升級~
當我Enable Meta AI並且儲存語音辨識(我的聲音)之後, 就可以開始在我的眼鏡上使用Meta AI了

要開啟視覺辨識, 你的口令就要從"Hey Meta, look and..."開始, 它才知道你要它看著前面的物體回答你的問題.

Meta AI降臨 - Ray-ban Meta智能眼鏡再升級~
上面就是我在運動過程中, 用所見所得讓Meta AI回復的一些紀錄

從Meta AI對我的回覆來看, 可以發現幾個使用上的重點:

1. 已經可以開始作一些簡單的搜尋回復, 例如我問它"誰是Ella Fitzgerald?" 它就能回答"Ella Fitzgerald was a renowned jazz singer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first lady of Jazz"這樣的回答, 簡短、但精準.
2. 使用Meta AI搭配Ray-ban Meta眼鏡, 最重要的, 就是它開始了以視覺 + AI的方式辨識物體, 甚至翻譯. 可以看到我要它辨別路邊汽車的品牌, 它可以回答出"This is a BMW", 但你問它是What kind of the car時, 它也可以回答你"This is probably an SUV", 畢竟我沒讓他看到完整的車身.
3. 在做判別的部分, 我也問它"How many cars do you see?" 它回答我"I see at least 5 cars", 是因為我一邊在移動, 鏡頭有被畫面右前方的柱子擋到了, 所以她只能這樣回我.
4. 翻譯的部分有點可惜, 我本來要它將中文翻成英文, 但大家也可以看到現在只支援法文/義大利文/德文翻成英文, 或是反過來, 但我相信對美國使用者而言, 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了(至少不用開啟手機鏡頭, 對著文字翻譯)

由於非常的興奮, 所以很快地跟大家分享了今天Meta AI在台灣可以開始使用的一些特色, 帶我後續發掘更多之後, 再來分享給各位網友吧~~

以上~謝謝收看~~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最近想必跟"AI"這個字眼有關的所有事物都是夯到爆了.
前陣子我的Ray-ban Meta眼鏡在台灣竟也開啟了Meta AI, 真的是令我興奮不已.

基本上我是那種一個東西玩上癮了就會趕快去找一堆類似的東西來體驗的人.
後來我想起我之前買Kuro CSP-102 Con-call機的時候, 他們有送Meeting Ink這樣的軟體.
也是標榜用AI做會議紀錄不說, 還包含了以下的幾種功能:

1. 錄製會議記錄
2. 使用AI摘要
3. 翻譯

而且現在AI摘要的部分還是使用商用版ChatGPT 4o, 這個應該就很了不起了~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針對這段時間所更新的功能, 在首頁上也能看到Release Note. 看到使用商用版的ChatGPT 4o來做為AI摘要模型的引擎, 個人對稍後的試用分享非常的期待

因此, 我就啟用了一年份的試用, 開始測試一下傳說中的"用AI做會議紀錄"是何種感覺.

今天我的開箱分享預計朝以下的三個方向進行:

1. Meeting Ink的設定跟啟用
2. Meeting Ink的實測, 包含AI逐字會議紀錄、AI會議摘要及翻譯等
3. 開啟AI即時降噪對於整體會議錄製結果的影響
4. 心得感想

以下, 正文開始~

1. Meeting Ink的設定跟啟用

我首先是登入免安裝的網頁版來測試; 如果你本機要安裝, 也可以下載PC版.
P.S 建議一定要安裝PC版, 才能使用AI即時降噪哦~也才能在線上會議通話時, 直接在背景錄到對方遠端和近端所有語者的語音, 做出完整線上會議紀錄, 非常方便~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從Web版可以看到, Android / iPhone現在都有APP可以download使用囉~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由於是首次使用, 所以我是選擇"註冊"一個新帳號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接著就是啟用帳號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接著就可以看到Meeting Ink的首頁, 左下方則是我的登入帳號, 以及我兌換的免費帳號可以錄製的次數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在開始前還要先做基本設定, 裝置部分我當然是用Kuro CSP-102來測試囉~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可以看到選擇Kuro CSP-102之後, 底下的麥克風就已經偵測到人聲, 躍躍欲試的要來表現一下他結合AI錄音 & 翻譯的能力了~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PC版基本上就是變成一個可從本機開啟的應用程式, 簡單給大家看一下安裝及啟用的過程

設定部分如果有任何問題, 都可以下載網頁版的說明書

接下來就要進入正式試用的環節啦~

2. Meeting Ink的實測, 包含AI逐字會議紀錄、AI會議摘要及翻譯等

接下來要正式開始試用啦~
由於我是一個人在測試這套系統, 因此我想了幾個使用的情境:

(1) 打開YouTube影片, 透過Meeting Ink, 產生逐字稿/翻譯/AI摘要
(2) 使用會議系統, 在遠端用手機撥入、搭配Smart Speaker模擬有人在會議中發言的狀態.

接著要來實地開始演練了~

2-1 打開YouTube影片, 透過Meeting Ink, 產生逐字稿/翻譯/AI摘要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這一部份的測試方式, 會用一台連結Kuro CSP-102的電腦, 在前方開啟YouTube影片; 然後在後方用小米藍芽自拍棒 + Goolge Pixel 8架設起來錄影 or 拍攝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首先打開Meeting Ink首頁, 選擇左邊的"會議列表", 然後選擇你要用來錄製會議所使用的設備(這裡當然要用Kuro CSP-102啦~)


音源影片: 動態試駕Volvo EX30 by 車之感


可以看到我就在這裡架了設備, 一邊觀察電腦上Meeting Ink的行為 & 電視上YouTube影片的內容; 這個過程也放上YouTube讓大家看一下我是怎麼錄影的


我這裡是模擬本地語者錄音的狀況, 方便大家理解. 其實, 也可以直接在PC上直接播放YouTube, PC版就可以直接從電腦背景去錄到播放的聲音轉成逐字稿跟字幕.
Web版也可以用指定網頁的方式錄到聲音. 有線上看影片學習需求也會很好用!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線上會議進行的同時, 可以看到Meeting Ink很盡責的在進行錄音及同步翻譯

神奇的事情還不止這一件...
Meeting Ink會幫你把聽到的內容, 轉化為逐字稿/AI摘要/翻譯.
你可以依照你的需求, 選取你所要的內容.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首先我點選了逐字稿, 可以看到剛才YouTube影片裡的原文一字不漏地被記錄下來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更神奇的是, 如果你選擇翻譯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你剛才會議內容可以翻譯成這麼多種語言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如果點選"產生翻譯" (我這裡選擇的是翻成中文), 剛才的英文內容就可以一字不漏的翻成繁體中文了

至於翻譯的成果呢? 我想做為參考是OK的, 但還是要完全轉換成自己熟悉的內容, 我想還需要一點時間努力.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這裡我覺得更神奇的是AI摘要功能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你還可以選擇是以哪個角色來生成並提供本次的會議摘要、包含會議主題、摘要語言...等, 都可以做修改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接著本次錄音的AI摘要就會出現在你的Meeting Ink首頁上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我個人超喜歡的功能是PC版右上角這個"分享"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不管是E-mail, 或是公司內部使用的通訊軟體, 甚至是透過line...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遠端的同事可以直接透過連結接收到會議記錄不說...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無論是AI摘要/逐字稿/翻譯都能收到不說, 還能點選右下角的icon直接播放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由另一支手機證明我從Line也可以開啟會議記錄不說...


我還直接用螢幕錄影, 證明這是從我手機上也可以讀取逐字稿/翻譯等Meeting Ink所轉出的會議紀錄. AI功能真的是太強大了~

2-2 使用會議系統, 在遠端用手機撥入、搭配Smart Speaker模擬有人在會議中發言的狀態

這裡就是有趣的地方了.
我先用Google Meet, 模擬兩個以上的人在開會.
然後在近端的電腦是直接播放YouTube、 遠端用一台smart speaker去模擬開會的人在說話.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這時候這堆像山一樣多的智能音箱就派上用場了~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遠端我用Belkin Soundform Elite + Samsung Z Flip5撥入會議, 然後放NBC News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近端使用電腦 + Kuro CSP-102播放BBC News搭配Google Meet模擬近端的人說話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然後開始會議, 並開啟Meeting Ink, 可以看到有不同的Guests出現了, 代表遠/近端、所有語會者發聲而被Meeting Ink記錄下來的過程. 這功能應該可以支援所有線上會議軟體, 開線上會議時在背景即可由AI幫你做紀錄、即時翻譯、和重點摘錄. 不用再事後轉檔處理, 非常方便!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重新側錄一次, 可以看到AI辨識到不同的輸入音源及說話的人員, 自動判定至少有三個以上的與會人員在發生及說話 (右方的逐字翻譯功能前面已經介紹過了, 此處不再贅述)

在錄製完畢之後, 你也當然也可以修改會議名稱, guest名稱, 這樣一個迅速的語音 => 逐字會議記錄就完成了, 甚至還可以翻譯成你需要的語言, 非常的方便~

3. 開啟AI即時降噪對於整體會議錄製結果的影響

這一段就是為何我這篇文章拖了這麼久才上的主要原因.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因為某天在官網上注意到了"AI即時降噪"的相關訊息...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回來仔細一看, 使用桌面版程式, 右上角果然有一個"即時降噪"的開關

因此我決定, 既然要測, 就測到底, 所以我多寫了這一章, 目的就是為了體驗及記錄AI即時降噪的功能.

先說結論: 你別說, 還真有感!

讓AI幫你做會議紀錄 - Meeting Ink -
一樣使用Echo Spot來播放新聞, 電腦旁邊是用藍芽連接的CSP-102


各位可以看到, 我用CSP-102當con-call機, 旁邊用Echo Spot播放CNN News, AI降噪關閉之下拍手 => AI降噪開啟拍手 => AI降噪關閉拍手


接著我來播放這段音頻, 然後用YouTube側錄, 大家可以明顯地聽到, 在開啟即時降噪的中間那一段幾乎聽不到掌聲, 後來我又關閉的即時降噪, 掌聲又出現了

老實說, 我真的不知道是我太大驚小怪, 還是現在的科技已經厲害到這種程度了.
主機還是我這台用了7年左右的NB, 這樣都跑得起來, 這樣來看應該絕大部分的中小企業要使用Meeting Ink來做會議紀錄都不會有任何硬體上需要升級的問題.

4. 心得感想

最後, 照例要來說說測試過後的心得感想啦~

(1) 必須要說, 原本只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 想說免費的會議紀錄軟體能有多厲害; 沒想到以試用的過程來說是遠超乎我的想像. 先別說透過純語音轉文字的逐字稿功能非常的好用且準確, 再加上可選擇不同語言進行翻譯、也能透過AI做摘要, 並且線上會議在背景就可雙向錄音產生字幕翻譯和會議紀錄, 太厲害了! 不需要再經過線上會議軟體內建與會者錄影同意、再轉成音檔、 再處理成文字稿的繁瑣步驟...個人認為非常的好用(而且超值)

(2) 翻譯的好壞, 其實就我的認知, 幾乎每一間都會有口語翻譯上的一些限制及精確度的問題; 但是已經能大大的降低外語不好的人員的工作loading.

(3) 最後最令人驚豔的, 便是最近才開啟的AI即時降噪功能, 這個最顛覆我的想像. 我還刻意在CSP-102旁邊用拍手的方式來干擾他, 沒想到會議紀錄的播放音檔在AI開啟後幾乎完全聽不到拍手聲, 很難想像在實際應用之下, 或許就算在外面con-call的業務周遭的環境噪音, 例如車聲、風聲...等等, 都可以被過濾掉的話, 那真的是非常有幫助!

以上~謝謝收看~~

工商服務時間:

最近有看到官網的促銷資訊如下:

購買Kuro CSP-102, 贈送迪威智能Meeting Ink AI會議紀錄軟體服務1年(價值3,600元),可以錄音即時生成AI會議逐字稿、20種即時多國語翻譯、語者識別、AI會議記錄摘要、AI即時降噪等,大幅提高會議工作和學習效率!

滿適合作為中小企業con-call使用不說、這個Meeting Ink的所有AI功能, 保證讓你很有感~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畫質不夠、音質來湊 - JBL Bar 1300旗艦家庭環繞喇叭分享
JBL BAR 1300的好, 連喵皇都愛不釋"手"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真的是智能眼鏡進化史啊~前前後後買了那麼多隻

前言:

由於在5月的某一天, 我看到了Mobile01發表了以下的文章:

Ray-Ban Meta智慧眼鏡體驗|解放雙手的時尚科技配件!

那時候就想: 為何這麼酷的東西, 我之前竟然完全沒看過? 真的是有違我3C達人的身分
本來想等到Prime Days的時候, 看有沒有折價再來入手; 但有許多原因, 讓我從5月底就下單購買, 但也由於種種的因素才造成我今天才開箱分享.

其實這一類的智慧眼鏡我有類似的產品, 但一來都是以藍芽音樂播放為主; 二來使用到現在都沒有甚麼好下場, 不是鏡架壞了、就是某一天突然就無法使用了

不過以學術研究的目的, 我還是將我手邊的智慧型眼鏡穿戴裝置一起拿出來比較一下, 讓大家大致了解一下差異, 以作為智慧型眼鏡跟音樂型眼鏡的入手比較~

這些會是我拿出來比較的標的: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牙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這家的東西最好不要買!!!) Mutrics - 音樂帶著走的藍芽(太陽)眼鏡

一秒把你的傳統眼鏡升級為藍牙眼鏡 - JLab JBUDS FRAMES

0. 寫在前面

其實我在5月底就下單購買了這隻眼鏡.
原本是希望趁朋友在日本旅遊時可以幫我帶回, 因為在樂天下單的價格約為在美國購買的8折左右, 但就在我下單之後, 廠商說出貨要30天, 而我朋友確定不會待那麼久, 所以就被廠商取消訂單了

接著, 我在6/2的時候, 在亞馬遜也看到了有賣家特價出售這隻眼鏡. 結果沒想到6/8應該要到的眼鏡, 無預期的改到了6/12才會到貨; 過程中不但察覺到賣家給的tracking number有錯, 再加上同款商品已經有很多人在上面留言跟我遇到的狀況一樣 (沒收到貨, tracking number有誤...等等), 我心想應該是遇到了詐騙. 過程中還花了許多時間, 多次跟Amazon的客服聯繫, 搞到眾多客服跟我都毛了, 才確定受到了詐騙.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一開始是6/8到; 後來變6/12; 期間一直跟Amazon客服溝通, 更是遇到他們一直換人一直換人, 每次溝通都要重來的痛苦

最終的處理方式: Amazon退款、補償我15美刀, 對我造成的不便深感同情...等.
我才又在6月15下單重新購買了這支眼鏡.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由於我要的只是鏡架本體, 所以鏡片對我來說, 甚麼顏色都沒差. 最終我選了有貨的以下型號(這支在美國到處都是大缺貨, 有就很了不起了~)

Color: Wayfarer, Wayfarer - Shiny Black / G15 Green

所以今天的文章, 是歷經了千辛萬苦地血淚分享文, 可憐我的可以幫我加分鼓勵一下~

依照我的開箱習慣, 今天的文章會分成以下的三個部分進行:

1. 靜態開箱, 包含外箱、眼鏡盒、眼鏡本體的分享
2. 動態開箱, 包含APP安裝、眼鏡實際使用, 包含照相、錄影(如果Meta AI有開放更好)
3. 與其它智能眼鏡的比較
4. 心得感想

以下~正文開始~

1. 靜態開箱, 包含外箱、眼鏡盒、眼鏡本體的分享

雖然這是一支讓我魂牽夢縈的眼鏡、而且在YouTube上已經不知道看過多少次別人從開箱開始的分享影片了, 但我剛拿到手的時候還是非常的興奮.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灰色的外盒, 將虛線的紙片撕開還能看到 LISTEN. CALL. LIVESTREAM. 等字樣, 有的是Meta一貫很複雜而且浪費的包裝方式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從側邊可以看到我買的款式是經典的Wayfarer; 顏色是Shiny Black

接著要來開箱了~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打開後, 眼鏡盒就在正中央; 中間其實有一個QR-Code, 用來下載Meta View APP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整個包裝裡包含眼鏡盒、藏在裡面的本體、QSG、Warranty card, 還有一個拭鏡布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打開後, 裡面是很漂亮的Ray-ban眼鏡盒; 這個眼鏡盒不只漂亮, 還肩負著為眼鏡充電的功能, 因此要好好保存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眼鏡盒的外面磁扣上還有一圈指示燈, 可以依此知道你的眼鏡狀態是充電/配對/滿電...等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眼鏡盒的底部是一個充電用的USB-C接口, 還有一個配對按鍵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打開眼鏡盒後, 可以看到本體就在裡面; 眼鏡的上方有一個sticker要先移除, 才能對眼鏡開始充電. 同時可以在眼鏡盒內側看到一個"RAY-BAN META"的字樣

接下來我們要看一下眼鏡本體了~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經典的Wayfarer造型, 直接當成太陽眼鏡戴絕對是水噹噹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本體的前方可以看到, 右邊是LED; 而左邊是鏡頭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眼鏡的左邊鏡架內側有認證資訊, 還有電源開關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右邊鏡架的重點, 第一個是上方的實體按鍵, 按一下是拍照,長壓則是錄影(後面可以透過APP自定義功能)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再者是右邊鏡腳外側的觸控板, 藉此可以接聽、掛斷來電、調整歌曲音量、暫停與播放等. 但是沒辦法選上一首下一首, 或許是因為這原本就不是一副標榜以聽音樂為主的眼鏡吧?

控制的部分, 可以透過眼鏡上方的按鍵、側邊的鏡架, 或是透過"Hey Meta"開啟語音助理進行動作(只能用英文控制)

靜態開箱大致到此, 接著我們就要開始實際使用了~~

2-1 下載Meta View APP, 開始使用

在開始前, 最重要的是要先下載"Meta View"這隻app, 才能配對跟設置你的Meta Ray-ban智能眼鏡.

接著就讓我很快的跟大家介紹一下APP跟眼鏡配對的過程, 以及這隻眼鏡到底能做些甚麼事情吧~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透過盒子上的QR-Code, 或是搜尋"Meta View", 就能找到這隻APP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接著按下"Get Started"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然後登入後即可接收訊息 => 開始使用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接著第一步當然是要先配對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配對過程中, 還是可以選擇你要配對第一代的Stories, 還是第二代的Ray-ban / Meta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這裡也有提醒你, 如果要開始配對, 記得拿掉外面的sticker, 還有確保外面的指示燈在閃爍藍燈的狀態; 如果沒有, 就要長按後面下方的配對鍵5秒, 進入配對模式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找到以後, 點選, 就是一連串的配對過程;同意讓APP接收通知...等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接著不意外, 有更新等待接收下載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過程中, 你會看到一連串的動畫, 告訴你這隻眼鏡可以做甚麼

更新完畢重啟你的眼鏡後, 就可以開始使用了(還必須先完成教學)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首先是必須先用實體按鍵拍一張照片、接著還要錄一段影片...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接著是令人開心的部分 - Enable Voice Control, 就可以透過"Hey Meta"或是"OK Meta"來使用語音指令操控你的Ray-ban Meta智能眼鏡了~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看你是否要儲存你的語音, 未來Meta語音助理易於判別你的語音指令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接著看完說明後, 你終於可以正式使用你的眼鏡啦~~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當然, 你還是要先允許他存取你裝置上的照片跟影片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接著可以選擇語音助理的語言及語調; 我還是使用default的男聲就好(我的smart speakers都是女聲, 偶爾也要換種風格)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在設定中, 可以綁定你Tap鏡架右邊時, 要開啟的串流音樂來源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像我如果選擇Spotify, 那我就可以直接透過手勢來開啟並播放Spotify的音樂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如果你是個重度的社交媒體愛好者, 你就可以透過Meta的語音助理, 用簡訊/What's APP/FB Messenger/IG等方式, 分享你的影片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但在這之前, 你就要同意讓這些程式可以access你的Ray-ban / Meta的資料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當然, 你也可以在與朋友在使用WhatsAPP或是Messenger通話的過程中, 直接分享照片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最令人興奮的是: 原本只能錄影60秒的, 現在最大的連續錄影時間可到3分鐘啦~~~

APP的基本功能大概share到這裡, 稍後我們就會透過實際的使用, 分享穿插後續在使用過程中搭配APP才能開啟的功能囉~

2-2 換鏡片

接著又到了一個近視的人、每次拿到智能眼鏡後最辛酸的過程 - 換鏡片 - 啦~
到現在為止我已經配了兩副智能眼鏡, 每一副雖然都只是到快時尚的眼鏡行去配那種最便宜的鏡片, 但也是筆不小的開銷; 我這個愛開箱愛分享真的是愛到卡慘死啊

由於之前人都在桃園, 所以會到家樂福的Owndays配眼鏡; 今天跑來大葉高島屋的JINS配眼鏡, 比較看看差異點~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我想之前我都在OWNDAYS配的另一個原因, 就是因為他有鋼彈聯名的關係; 沒想到現在JINS也有海賊王聯名啦~大大加深了我配眼鏡的慾望(誤)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JINS不只設備專業, 服務也很到位; 店員不厭其煩地跟我說明、講解鏡片 & 配眼鏡的一些眉角, 大葉高島屋卡還有9折, 令人開心~

因為配眼鏡要30分鐘, 接下來我就在高島屋內閒逛, 順便拍幾個照片, 等著稍後跟Ray-ban Meta拍出來的照片做比較.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先奉上換上新鏡片後, 所拍的第一張照片

2-3 照相/錄影內容分享

Ray-Ban Meta 亮點最大、也是官方持續強化的功能, 無非就是透過 Meta AI 智慧助理來達成聲控的相關操作. 目前基本的指令可以讓眼鏡拍照、錄影, 甚至撥打電話、傳訊息(WhatsApp 跟 Messenger),或是控制音樂外,日前官方釋出的更新,甚至能讓眼鏡做到目前 AI 助手的事,你可以讓眼鏡藉由你所見到的事物,讓 AI 助理翻譯外文菜單、或是眼鏡解釋、釋疑甚至建議眼前所見到的事物.

由於這等眼鏡的功能, 原本就觸及了一個矛盾: 用來分享生活點滴的眼鏡, 卻同時需要兼顧隱私權, 因此在拍照或是錄影時, LED會亮起.

我又是一個很注重隱私的人, 所以本次的拍照跟錄影內容, 就透過風景跟靜物的分享, 來給大家看一下這隻眼鏡在拍照跟錄影上的效果如何囉~

這裡我會跟Samsung Galaxy Z Flip 5 or Google Pixel 8所拍攝的做一個比較; 上面是Meta、下面則是手機的照片~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Ray-ban Meta, 1,200萬畫素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Samsung Galaxy Z Flip5, 1,200萬畫素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Ray-ban Meta, 1,200萬畫素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Samsung Galaxy Z Flip5, 1,200萬畫素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Ray-ban Meta, 1,200萬畫素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Samsung Galaxy Z Flip5, 1,200萬畫素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Ray-ban Meta, 1,200萬畫素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Pixel 8, 1,200萬畫素

從拍照可以感受到一件事: Ray-ban Meta雖有1,200萬畫素的解析度, 但由於本身並沒有輕按對焦的功能, 也沒有防手(頭)震, 一按下去就是直接拍照了, 相較於手機有這兩項功能, 可以看到Ray-ban Meta的成像有可能對焦不ok, 背景有點模糊 (尤其是最後一張在Mister Dount前方的照片, 後面的Aunt Stella招牌都糊了)

所以使用Ray-ban Meta, 雖然可以幫你捕捉生活上容易錯過的風景, 但請不要太強調細節或是你本人的頭跟手要像雲台附身一樣, 這個期待下一代繼續精進啦~~~

最後附上兩個在高島屋裡閒晃的影片, 請大家看一下錄影效果如何~

P.S 不確定為何我的影片插入出了問題, 如果看不到的, 還請大家移駕到YouTube上觀看.


戴上眼鏡後在JINS直接錄影, 無法直接觀看的話, 請到這裡


在高島屋的美食街行走, 無法直接觀看的話, 請到這裡

2-4 Meta語音助理能做甚麼?

在剛拿到, 還沒換鏡片的時候, 我有嘗試著跟Meta語音助理互動, 問他一些基本的問題, 例如:

"How's the weather tomorrow?"

Meta可以判別我在台北, 告訴我明天的天氣如何.

但沒辦法像國外的影片那樣, 發揮Meta AI的全功能, 例如翻譯、辨別物體...等.


可以從這個影片看一下Meta AI應該有的功能, 期待他盡快發生在台灣吧~

3. 與我手邊的其他智能眼鏡的比較

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智能眼鏡進化史 - Ray-Ban Meta智慧眼鏡實際入手開箱分享 v.s Anker / Mutrics / JLab
雖然不如我的smart speaker那麼多, 但我也花了不少錢在這些智慧型眼鏡穿戴裝置上啊~

其實這個因為類型不同, 其實不太好比; 畢竟我手邊的其他三個穿戴式裝置都是以藍芽音樂分享為主; 能呼叫的語音助理也是手機內建的Google / Alexa / Siri等.
所以我能想到的就是從以下的幾個面向來跟大家說明一下:

(1) 價格: Ray-ban / Meta > Anker Soundcore Frame > Mutrics > JLab JBUD Frames

這個部份我認為很合理, 畢竟Ray-ban / Meta集拍照/錄影/音樂播放/語音助理於一身, 同時與時尚掛勾. 戴隻Ray-ban的經典款出門, 不香嗎?

(2) 便利性: JLab JBUD Frames > Anker Soundcore Frame > Ray-ban / Meta > Mutrics

JLab JBUD Frames可以掛在各種細框眼鏡上; 而Anker Soundcore可以透過保留鏡架換鏡框的方式, 讓你有多種搭配選擇.
Ray-ban / Meta雖然出廠就有不同的款式, 但是買一款就要花一次錢, 沒那麼粗本

(3) 音質: Ray-ban / Meta = Anker Soundcore Frame > Mutrics > JLab JBUD Frames

其實這個部分見仁見智, Anker雖然做了許多的耳機, 但令人意外的, 我覺得Ray-ban / Meta的低音跟沉浸式音效做得不錯; 但在音量上的確是比Anker Soundcore Frame差.

4. 心得感想

最後, 照例要來說說心得感想囉~

(1) 集拍照/錄影/音樂播放/語音助理於一身, 又是與Ray-ban聯名的經典款鏡框. 要造型有造型、要功能有功能, 主打一個帥到沒朋友~
(2) 最大的問題, 應該就是拍照跟影片格式, 為了符合Meta自家的Facebook跟IG影片/照片上傳的需求, 全部都是直式; 對許多要後製照片或影片的人來說, 素材就不正確了, 會影響後續要產生的資料.
(3) 拍照的成像, 很考驗使用者的穩定度跟能力. 跟手機比起來, 還是可以做為輔助、而不能完全取代手機的拍照功能, 這點請一定要有認知, 否則你會對他失望.
(4) Meta語音助理在台灣的功能受限. 這部分其實我有三台Meta的智能音箱(Portal系列), 可以同時使用Alexa跟Hey Portal的功能. 但後者同樣也是有非常多的限制, 希望這部分未來能夠開放, 讓Ray-ban / Meta成為一副真正的智能眼鏡.

整體來說, 我會認為這隻眼鏡並不辜負我對它的引頸盼望; 花了1個多月的時間才等到它, 是很有價值的

希望這篇文章, 對還在觀望, 想要敗入Ray-ban / Meta的朋友們有些幫助.
如果覺得寫得不錯, 也請幫忙按個讚. 有機會置頂讓更多人能看到, 或許更有幫助.
有甚麼功能想要我幫忙測測看的, 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囉~~

以上~謝謝收看~~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集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於一身又超便宜的YOIAN C31 PRO, 真是一個犯規的存在

前言:

由於出差日益變多, 尤其是出發到對岸的機率越來越高.
再加上我們家一出門, 就會擔心喵皇沒人顧會搞出甚麼妖蛾子

之前我跟女兒視訊通話主要都是以Nest Home Max, 或是Echo Show 10為主.

螢幕更大, 還加了鏡頭可做手勢控制跟臉部辨識的Nest Hub Max

會跟著你擺頭的Smart Display - Amazon Echo Show 10

但是這就會產生幾個問題:

1. 雖然可以當作監視器使用, 但是只能在固定高度(Nest Hub Max)、最多就是旋轉270度(Echo Show 10)
2. 到了對岸出差要call回台灣, 這兩台都不能用了
3. 放在桌上會看不到喵皇
4. 女兒不會用Smart Speaker call我, 只能我call她

而如果是以監控為目的, 我之前購買的幾台網路攝影機, 要嘛只能看; 要嘛已經不支援了:

可支援Amazon Echo Show之便宜網路攝影機- EZVIZ mini O 720p HD camera

可支援Google Home Hub (Smart Display)的D-Link DCS-963L

所以我就開始尋找平價的解決方案, 希望能一舉解決以上的三個問題之外, 還能兼顧以下的幾個功能:

1. 可以做視訊通話, 兩邊都能看到對方; 而且好使用
2. 不受高度及視角限制, 還可遠端操控鏡頭角度
3. 最好還能動態偵測(萬一貓主子召喚我隨時可以知道)

本來以為沒可能會有這種東西, 沒想到不但有、還很便宜!
最妙的是我還是某天刷臉書的時候看到的影片介紹
(所以廣告類影片還是不要全禁, 偶爾也是會看到好貨的)

所以就有了今天這台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的開箱分享文~

以下~正文開始~~

1. 靜態開箱

在開始之前, 我先針對我找到的規格分享給大家一下: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產品規格及內容物

接著我們就來開箱, 看一下YOIAN C31 PRO裡面有甚麼好料吧~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首先是外箱正面, 說明這是一台"互動AI攝影機"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背面有它的相關規格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側邊則是簡易的主要功能介紹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正式開箱後, 首先會看到的是用戶手冊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移開用戶手冊後, 底下是C31 Pro本體, 以及一條電源線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取出所有內容物後, 裡面的東西就是那麼的樸實無華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最重要的C31 Pro本體吧~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從正面可以看到上方是Full HD的鏡頭, 還有一個IPS的2.8吋螢幕(是說這麼便宜, 用料還可以這麼好嗎? 等一下我開機後再來好好研究一下)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背後左起Micro-SD卡槽(可支援到128GB) 、電源插孔、Reset鍵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上方有兩個按鍵, 左起分別是打給手機 & 呼叫設備按鈕

至此靜態介紹完畢, 接著就要來開始動態使用分享囉~

2. 動態使用分享

前面有說到, 我希望能藉由購買這一台, 解決官方宣稱YOIAN C31 PRO所有的幾個特點: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動態偵測/跟隨、一鍵快速撥打呼叫跟可調整鏡頭角度(竟然還是PTZ!)是我想要的功能

所以接下來我就分別以這幾種情境, 搭配實際使用 & 影片, 來作為動態開箱的分享~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接下來就開機、準備正式開始使用囉~~

2-1 下載APP

開始之前, 當然要先下載APP設定, 才能發揮C31 PRO的功能~
所以跟著用戶手冊的指引, 我們首先要下載"看家王"這支APP.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搜尋"看家王", 就可以找到這隻英文名為"Im Cam"的APP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接著就是要同意安裝 & 註冊帳號、開始使用~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有了帳號開始, 就可以開始新增設備了~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由於開機畫面是Wi-Fi攝像頭的類型, 所以我們點左側圖示, 開始按照步驟設定設備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接著點選下一步、允許程式存取概略位置後....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透過藍芽就可以找到C31 Pro囉~點選它, 接著開始幫它設置Wi-Fi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接著添加成功後, 就可以返回主頁, 順便看一下看家王APP結合C31 Pro能為我們做甚麼吧~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首先看到首頁畫面, 中間有5個icon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如果點最左邊的"分享", 就可以讓最多5個其他使用者看到C31 Pro的畫面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第二個按鍵"呼叫設定", 則是可以自定義上方的兩個呼叫按鍵是要打給誰, 這個對我女兒來說就會很方便了~

由於我沒有裝記憶卡、也沒有購買雲端儲存空間, 所以中間兩個就不介紹了.
接著看一下"設置"有哪些選項吧~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別看這是一台非常便宜的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光看設置就覺得功能超多的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而且還可以換桌布

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正式使用啦~~~

2-2 網路攝影機功能

由於我們家的人不愛露臉, 所以我們測試的情境主要如下: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最愛開箱的喵皇似乎被會動的鏡頭嚇到了, 只好請偽.喵皇支援)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只要點擊APP首頁的中間紅框位置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就可以看到C31 Pro所能看到的畫面啦~~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而你點"標清"的地方, 也可以將畫質改為"高清", 獲得真正的Full HD畫質~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如果點右邊的符號(圖中藍色的這個), 就可以遠端操控鏡頭的方向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點最右邊的方框, 則是可以將畫面變成橫式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如果我在這個環境底下, 控制C31 Pro, 進行水平360度、垂直120度的鏡頭移動...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就可以從APP裡面看到, 我將鏡頭往後、往上扭的畫面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此時可以看到我的鏡頭真的都是扭到後面去了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而且真的到底了, 也會有訊息提醒你

個人覺得真的很方便, 比起我當初用相同價格買的網路監視器, 只能固定位置, 這台C/P值簡直高到一個令人髮指的地步啊!!!

2-3 一鍵快速撥打呼叫

接下來我用聲音呼叫來搭配側錄的影片跟大家介紹這個功能.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可以用"小藍小藍"或是"小胖小胖"的語音指令喚醒C31 Pro; 也可以選擇讓他用男聲或女聲回應


可以看到我用喊的, 就撥出去了~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此時手機上會出現"設備來電"的訊息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然後我就可以跟女兒通話囉~

當然, 對女兒來說, 也可以直接按上面的快捷鍵打給我, 更是方便!

2-4 動態偵測/跟隨

這部分本來要請喵皇來開箱, 但是就像我前面說的, 喵皇極度害怕C31 Pro, 所以我只能先將設置中的"移動追蹤"打開...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此時進入"消息"中的"告警消息"

YOIAN C31 PRO 1080P 200萬畫素互動式AI無線網路攝影機/監視器, 可通話可監控的超高C/P值解決方案~
就可以看到移動偵測的紀錄; 你也可以選擇將消息關閉, 避免家裡如果有寵物跑來跑去, 會隨時跳出警示

這一個功能主要是針對防盜需求而產生的, 而最厲害的是, 鏡頭完全會跟著移動的物體而作動, 如果搭配記憶卡或是雲端儲存空間, 絕對可以讓宵小無所遁形~

以上, 對我而言最重要的幾個功能分享完畢~~

3. 心得感想

最後照例要來說說心得感想啦~

(1) C/P值真的很高! 超高! 才一張多小朋友, 有PTZ監視/動態偵測/網路通話等功能, 這個是我之前在這個價格帶內連想都不敢想的功能~

(2) 可以語音控制, 雖然不能修改喚醒詞, 但非常方便. 就算不視訊, 也能與遠端語音通話

(3) 再說一次: 不是只有功能而已, 最重要的是每個功能都非常的強大, 非常值得入手!

工商服務時間:

此處我只提供我自己的購買連結, 大家可以自行去比價.

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以上, 謝謝收看~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就定位的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 以後我所有帶3.5mm音源孔的設備都靠你來加強音質表現囉~

前言

人是一種不知道滿足的動物; 而就是因為人的不滿足, 所以才會有繼續前進的動力. 而我, 也是這樣

自從2016年, 買了第一台Google Home, 從而踏入智能音箱的領域以來, 就從未停止對聲音及音響有關的設備的投資.

(迷之音: 這根本是你愛亂買東西的藉口吧?)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2020/5/16響應Mobile01活動時, 手邊有的Smrat speaker大合照. 在那之後最少又入手了20台以上的智能音箱設備, 實在有夠敗家

曾經開箱過的智能音箱, 跟後面買的, 大概都補齊在以下的這篇裡面了~

【收藏迷報到】那些年, 我所收藏的Smart Speakers~

對我而言, 有些智能音箱很可惜, 因為我買他是為了智能音箱的功能、但卻不是為了智能音箱的音質.

例如Nest (對, 現在從Google改名叫Nest) Home mini、 Echo Dot、Echo Flex以及Echo Input等, 根本就是開完箱後就束之高閣. 像Echo Flex跟Echo Input都算是沒喇叭系列的Echo Device.

沒有喇叭的Echo Dot - Amazon Echo Input開箱

史上最便宜的Echo Device - Echo Flex開箱

但其實如果你有一台好的Speaker, 搭配3.5mm的音源線, 你就能在最小的花費上、擁有智能音箱的功能, 並且不受限於這些音箱原本所配置的喇叭.

今天我所要開箱的主角, 就是在這樣子的一個時空背景下所購買的產物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 (後面簡稱為Klipsch ProMedia 2.1 THX)

讓你在有線的環境下, 可以無(線)限的控制它~

依照我開箱的慣例, 今天的分享會分成以下的三個部分:

1. 靜態開箱, 包含外包裝, 機體本身及特色
2. 動態開箱, 搭配電腦及智能音箱實際使用的狀況
3. 心得分享

以下, 正文開始~~

1. 靜態開箱, 包含外包裝, 機體本身及特色

開始之前, 讓我先為各位簡介一下這個品牌, 跟這個品牌的喇叭所擁有的故事.

KLIPSCH 古力奇是一個來自美國的音響品牌,其歷史可追溯至1946年,以獨特的號角式揚聲器而聞名。產品涵蓋耳機、揚聲器、聲霸、重低音等各種類型。除了卓越的音質,Klipsch 亦以獨特的外觀設計和配色滿足消費者對生活美學和空間風格的需求。它意識到音響設備在現代家居中的重要性,並將其打造成提升空間風格和品味的重要元素之一

Klipsch 的音響設備不僅在功能上出色,其獨特的外觀設計也為家居增添了一份獨特的美感。對於注重生活品味和空間美感的消費者來說,Klipsch 的音響設備不僅是功能性的選擇,更是一種品味和風格的體現,能夠完美融入現代家居的設計中,成為空間的一部分,彰顯個人品味和生活方式.

PWK堅持喇叭的設計有4大要點:第一是「高效率」(High Efficiency),所有的Klipsch喇叭都採用號角設計(除了耳機與超低音喇叭),因為號角才能真實的表現聲音的動態。第二是「低失真」(Low Distortion),在大音壓的輸出也不能產生刺耳的失真,這樣才能算是好喇叭。第三是「受控制的指向性」(Controlled Directivity),Klipsch的號角有著最精準的方向性,所以才能營造出活生的音場表現。第四是「平直的頻率響應」,當其他廠商還在製作僅能片面表現某些頻段的喇叭時,Klipsch就堅持要有完整的頻率響應,而且全頻段必須平直,以免扭曲了原本的音樂。符合這4大設計要點的喇叭所發生的聲音,被稱為「Klipsch之聲」,也是精準重播的代名詞。

關於創辦人Paul Wilbur Klipsch的故事, 大家也可以看一下我找到的連結

至於甚麼叫THX呢? 這個時候當然要靠Wiki百科科普而來的知識, 為各位說明一下~

THX是一種對電影、電影播放設備、電影播放環境等的認證標準,由盧卡斯影業(Lucasfilm)制定。THX是Tomlinson Holman Experiment的字頭縮寫,主要為劇院、家庭影院、多媒體產品所設計的品質保證。
THX的最終目標是保證在所有獲得THX認證的系統上,能夠提供一致的體驗。比如說一部電影,不論是藍光影碟還是電影膠片,不論在電影工作室、電影放映廳,還是家庭影院中,都能達到一致的畫面和聲音的感受,畫面的對比度、色彩,聲音的響度、頻率範圍上都能達到很高的一致性。THX標準與國際標準不同,大多數標準都有一個允差範圍,但THX不設允差,只有一個最低要求,必須超過才能合格。THX不光是對設備的認證,更包括了對環境噪聲和室內空間頻響的場地要求,最新的一些THX前級可以自動地對不同房間做測音和頻響補償。最近THX還在開發Steerable Line Array technology(可控線性陣列),通過DSP調節幾十個揚聲器組成的整列,THX宣稱這樣能控制房間的聲場,從而能使不同位置都能獲得最佳的聽音效果,即在同一個房間裡能產生很多「皇帝位」。

詳細的資料來源可以參考這裡.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首先看到外箱正面, "PREMIUM DESKTOP SPEAKER SYSTEM"說明了Klipsch對自家產品的信心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外箱側面有使用情境圖, 還有最下面一句"Compatible with any laptop、phone、tablet or other device via 3.5mm cable", 只要有3.5mm音源線插孔的, 都能使用, 這也是我購買他的主要原因~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外箱另一邊簡單標示了內容物

接下來我們要正式開箱了~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開箱之前先給各位看一下產品規格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打開後,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產品說明書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打開上蓋後, 是兩路衛星的3英寸中低音驅動器, 以及下方的音量控制器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中間還有小的腳墊墊片, 可以貼在音箱下方, 防滑的同時也能防止刮到本體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取出中低音驅動器後...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下方是6.5英寸重低音喇叭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6.5英寸重低音喇叭的正面也有Klipsch/THX字樣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背面則是電源線、兩路衛星的3英寸中低音驅動器的接口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兩路衛星的3英寸中低音驅動器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三台放在一起排排站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重點在下方的這個結構, 可以完美卡合音量控制器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這個就是音量控制器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同時整合了3.5mm音源線/前級接線/外接音源接口/音量控制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Pre-amplifier(前級)接口, 與Subwoofer連接後要用一字螺絲起子固定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將音量控制與3英寸中低音驅動器結合在一起的樣子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接下來就是將它們放在我的書桌前方, 做好連結不同的設備測試的準備

下一節我們要開始做動態開箱囉~

2. 動態開箱, 搭配電腦及智能音箱實際使用的狀況

前面有說到過, 會購買Klipsch ProMedia 2.1 THX的主要原因就是它在產品介紹裡寫的一句:

Compatible with any laptop、phone、tablet or other device via 3.5mm cable~

所以這裡的我的動態開箱預計要用以下的幾個設備來做開箱分享

1. 使用電腦, 播放Spotify音樂跟YouTube影片
2. 使用Echo Input這種完全沒有喇叭的設備, 播放Spotify音樂.
3. 使用Lenovo平板 enable Google Assistant變成Smart Display, 控制家電跟播放YouTube影片.
4. 接上Echo Input的Klipsch ProMedia 2.1 THX v.s 接上Google Chromecast Audio的Bose Home speaker 500

以下我們主要使用影片來做分享~

1. 使用電腦, 播放Spotify音樂跟YouTube影片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有了Klipsch ProMedia 2.1 THX陪襯的書桌, 一下子變得好霸氣


使用我的Microsoft Surface Laptop2作為音源, 串流媒體是Spotify, 播放的曲目是Enya的Only Time


使用Klipsch ProMedia 2.1 THX, 播放YouTube上我最愛的戰鬥片段 - Batman v.s Superman、Dawn of Justice - 中, DC三巨頭對戰Doomsday的影片. 讓我提醒你初始音量千萬不要放得太大, 否則隔著屏幕, 我的影片音量都會震撼到你

2. 使用Echo Input這種完全沒有喇叭的設備, 播放Spotify音樂.

這裡開始又是我的最愛 - 用智能音箱來聲控撥放音樂~~

今天的選手是很久沒有使用的Amazon Echo Input, 因為很久沒有好的喇叭可以使用了, 所以只能將他冷藏在櫃子的最深處.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超久沒見的Echo Input, 今天因為有Klipsch ProMedia 2.1 THX, 讓你重見光明~


使用Echo Input, 串流媒體來源為Spotify, 播放的音樂是Bills Evans的"The Days of Wines and Roses", 優雅的鋼琴聲配上主旋律的薩克斯風, 整個圍繞在你的周圍

3. 使用Lenovo平板 enable Google Assistant變成Smart Display, 控制家電跟播放YouTube影片

在所有智能音箱中, 我所擁有第二多的是Google系列的智能音箱.
但Google系智能音箱最討厭的一點是, 對自己的音效太有自信, 因此除了藍芽以外, 都沒有其他連接外接音箱的機會.

因此今天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讓我用帶有3.5mm音源孔的Lenovo Tab M10 FHD Plus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來升級為超高級Smart Display~

超便宜可做Smart Display的Lenovo Tab M10 FHD Plus開箱分享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之前開箱過的Android based Lenovo平板, 開啟Google語音助理功能後, 就可以成為可外接3.5mm音源的Smart Display


首先是拿它作為可控制智能家電的聲控Smart Intercom, 控制風扇、播放YouTube影片


接著是用YouTube, 一樣播放Bill Evans的"The Days of Wines & Roses", 有了Klipsch ProMedia 2.1 THX的加乘效果, 音質不因從YouTube Video播放而有所降低

4. 接上Echo Input的Klipsch ProMedia 2.1 THX v.s 接上Google Chromecast Audio的Bose Home speaker 500

最後是重頭戲 - 拿接上Echo Input的Klipsch ProMedia 2.1 THX, 跟接上Google Chromecast Audio的Bose Home speaker 500來場pk.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左邊選手是Echo Input; 右邊選手是Google Chromecast Audio

返璞歸真的電腦/平板/智能音箱好搭檔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 Certified Speakers
在開始前, 先將Chromecast Audio的音量設為50%


首先讓Echo Input + Klipsch ProMedia 2.1 THX播放"The Days of Wines & Roses"; 過一段時間以後, 再用旁邊的Belkin Soundform Elite, 要求Google Assistant將同一首歌播放到接上Chromecast Audio的Bose Home Speaker 500

可以聽到Klipsch ProMedia 2.1 THX所提供的聲音著重於"環繞" & "低音"; Bose提供的聲音較為"清亮". 這個部分Bose Home Speaker 500並沒有任何的產品規格資料可以參考. 雖說各有所長, 但、Bose Home Speaker的價格是Klipsch ProMedia 2.1 THX的1.5倍呢~

至此, 基本的動態分享就告一個段落囉~~

3. 心得分享

不得不說, 雖然相處時間尚短, 但是當我設定好並開始使用Klipsch ProMedia 2.1 THX以來, 簡單的心得便是"重新找回了聽音樂的那種興奮與感動".

平常串流音樂聽多了, 習慣用喊的, 就讓手邊的智能音箱直接播放; 那種音樂聽了就有就好的感覺, 在最近購置了Klipsch ProMedia 2.1 THX之後, 主要的變化就是:

(1) 寫文章的時候, 開始喜歡用回我的Microsoft Surface Laptop2, 因為相比於我的工作基而言, 它還保留有3.5mm音源接口, 可以直接接上Klipsch ProMedia 2.1 THX, 在上面觀賞YouTube影片、甚至拿來聽Spotify, 可以很直覺的點選音樂來播放, 不但直覺、而且效果極佳. 再加上保留了在類比式3.5mm音源時會有的一些天然雜音, 更讓懷舊的我因此而愛不釋手.

(2) 過去很多塵封已久的設備, 例如前面所提到的Amazon Echo Input、Google Chromecast Audio等, 又重新找回了他們在我家裡的位置. 甚至是帶有3.5mm耳機孔的Lenovo Tab M10 FHD Plus, 重生為音質超好的Smart Display.

唯一的缺點, 大概就是你沉浸在看電影, 或是聽音樂的過程中, 會被門外的人敲門抗議; 因為Klipsch ProMedia 2.1 THX的好音效, 會讓你不自覺的忘了時間而情不自禁的一直將音量調大, 因為那透過THX認證環繞音效的Klipsch ProMedia 2.1 THX所播放出來的音效, 實在是太震撼太誘人啦~~~

以上~謝謝收看~~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可當con-call機也可當藍牙音箱的好選擇 - 酷樂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今日測試的主角 - Kuro CSP-102, 到底它的表現跟一般號稱專業的con-call機比起來又是如何?

前言:

其實我本身是有USB/藍牙雙介面的con-call機 - Jabra Speak 510, 而且之前也在01開箱過如下的文章:

網路會議的輔助神器 - Jabra Speak 510

但是由於會議越來越多, 很多同事也習慣跟我借去使用. 造成我常要用的時候沒得用
而沒有剛好遇到特價的話, Jabra Speak 510的要價是接近6張小朋友

於是乎我就開始尋找替代方案, 終於讓我找到了一台功能相近甚至更好, 而價格只要1/3的好物, 就是今天要開箱介紹給各位的 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詳細的訊息可以看一下官網連結

依照我開箱的慣例, 今天的開箱會分為三個部分:

1. 靜態開箱, 包含外箱、產品外觀介紹等
2. 動態開箱, 包含產品實際使用 & v.s Jabra Speak 510
3. 整體測試心得分享

以下, 正文開始~

1. 靜態開箱, 包含外箱、產品外觀介紹等

可當con-call機也可當藍牙音箱的好選擇 - 酷樂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收到一個包裝很嚴實的包裹, 今天測試的主角就躺在裡面

可當con-call機也可當藍牙音箱的好選擇 - 酷樂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產品的外箱正面, 現在還包含一年的Meeting Ink免費使用序號

說到Meeting Ink這個軟體我真心不熟, 但是我Google了一下, 提供官網連結給各位參考.

可當con-call機也可當藍牙音箱的好選擇 - 酷樂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我對標了一下, 大概就是Pro的方案給各位試用, 所以軟體價值3,600/年

從正面可以看到這個產品的最大特點: Protable Conference, Music & Voice Assistant

對於一個全台號稱私人智能音箱收藏前三多(甚至最多)的人來說, 能夠使用Voice Assistant也是我考慮購買Kuro CSP-102的重點:

想知道我擁有那些智能音箱的朋友們, 可以看以下的連結:

【收藏迷報到】那些年, 我所收藏的Smart Speakers~

接著拆掉外面的熱縮膠膜, 要來正式開箱了~

可當con-call機也可當藍牙音箱的好選擇 - 酷樂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背面是右方式詳細的產品規格; 左邊很有趣, 用圖示化的方式說明這是一台可以360度收音、收音半徑達6公尺的會議設備

可當con-call機也可當藍牙音箱的好選擇 - 酷樂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可當con-call機也可當藍牙音箱的好選擇 - 酷樂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外箱的左/右兩邊則是把產品的其他主打重點都標示出來, 讓大家可以一眼看出重點

可當con-call機也可當藍牙音箱的好選擇 - 酷樂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打開外箱後. 本體包覆著一層塑膠膜

可當con-call機也可當藍牙音箱的好選擇 - 酷樂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取出本體後, 下方是一個配件盒

可當con-call機也可當藍牙音箱的好選擇 - 酷樂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全部取出, 由左上至左下順時針分別為說明書/CSP-102本體/USB A-to-C cable/3.5mm音源線

這裡我必須稱讚一下, 多一條3.5mm音源線的確是對不同的用戶/用途更為友善, 值得稱許.

可當con-call機也可當藍牙音箱的好選擇 - 酷樂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本體的上方, 應該全是喇叭的出音孔

可當con-call機也可當藍牙音箱的好選擇 - 酷樂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本體的右側, 由左至右分別是3.5mm接口 / Type-C接口(訊號+充電) / 藍牙

可當con-call機也可當藍牙音箱的好選擇 - 酷樂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正面下方的孔是360度全向性麥克風; 上面的按鍵及燈號請看下方我從官網節錄下來的說明

可當con-call機也可當藍牙音箱的好選擇 - 酷樂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所有燈號跟按鍵可以看官網說明

可當con-call機也可當藍牙音箱的好選擇 - 酷樂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底部是安規資訊, 電池有5,200mAh, 都跟手機差不多大了, 難怪有底氣宣稱藍牙連線語音通話20小時; 音樂播放10小時

接下來我們就要進行動態開箱了~

2. 動態開箱, 包含產品實際使用 & v.s Jabra Speak 510

2-1 藍牙配對使用

可當con-call機也可當藍牙音箱的好選擇 - 酷樂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首次接電充電的樣子, 充電過程中右方的電源鍵會亮紅色呼吸燈

充飽電後, 要開始正式使用了~

可當con-call機也可當藍牙音箱的好選擇 - 酷樂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首先只要開機, 輕按藍芽配對鍵, 就可以進入配對模式

可當con-call機也可當藍牙音箱的好選擇 - 酷樂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接著就可以立刻找到, 完成配對, 整個過程不到2分鐘

可當con-call機也可當藍牙音箱的好選擇 - 酷樂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接著就可以順利的用藍芽聽音樂了

後面在使用的介紹部分, 我會用影片輔以文字說明的方式, 讓大家更好理解.

2-2 Kuro CSP-102 音樂播放 & 使用語音助理測試


首先是用Kuro CSP-102播放音樂 & 撥打語音信箱的影片

在這裡大家可以看到幾個重點:

1. 音樂播放的模式下, 側邊的LED亮藍燈, 同時可以聽到音量在50~60%左右, 音量充足且音質飽滿
2. 一開始播放語音信箱的訊息, 側邊的燈號立刻改亮綠色LED燈, 同時音箱提示進入conference mode, 然後開始播放, 模式切換迅速即時.

接下來是用接聽/多媒體/語音助理鍵來喚醒手機的語音助理.



喚醒語音助手時, 因為會調用到 CSP-102 的麥克風, 會自動的切換到 Conference Mode; 若是播放音樂時, 也會人性化的自動切換到 Music Mode

2-3 與Jabra Speak 510 PK

最後, 也就是最重要的 - 跟Jabra Speak 510的PK.

2-3-1 錄音/收音能力測試

可當con-call機也可當藍牙音箱的好選擇 - 酷樂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可當con-call機也可當藍牙音箱的好選擇 - 酷樂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在實驗設計部分, 將Jabra Speak 510 & Kuro CSP-102分別放在距離相同遠的地方, 然後分別將兩者設定為藍牙喇叭, 同時兼具收音 & 放音的功能. 接著由Nest Hub Max播放同一支影片, 測試兩者的收音效果


在Nest Hub Max上播放使用的標的影片用的是我最愛的Volvo的新廣告 - 守護的力量 -

可當con-call機也可當藍牙音箱的好選擇 - 酷樂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Nest Hub Max在近端的音量調到7, 應該夠大聲了吧

以下的錄音檔分別上傳到雲端, 讓各位聽一下效果

Jabra Speak 510錄音檔

Kuro CSP-102錄音檔

可當con-call機也可當藍牙音箱的好選擇 - 酷樂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可當con-call機也可當藍牙音箱的好選擇 - 酷樂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大家也可以去比較一下, 相同區間下的人聲錄音效果, Kuro CSP-102比Jabra Speak 510還要好很多(從波形上來看應該就很清楚了); 同時也請大家可以用相同的播放音量來比較, 就能一目了然

2-3-2 音樂播放效果測試

可當con-call機也可當藍牙音箱的好選擇 - 酷樂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開始之前, 為了避免實驗有偏差, 全部用手機用腳架將拍攝影片用的手機固定在同一處. 同時在播放的過程中, 會人為調整音量, 讓大家看到音量確實的變動過程(Default先從50%開始)


首先是Jabra Speak 510, 可以看到default音量是50%, 後續手動調整2格到70%左右


接下來是CSP-102, 可以聽到它相對於Jabra Speak 510而言, 音量較大且飽滿. 不過它是直接調整手機的音量, 我認為在比較基準上有點失真

可當con-call機也可當藍牙音箱的好選擇 - 酷樂Kuro CSP-102藍牙AI會議喇叭
....於是決定再比一次, 把Pixel 8放在中間, 左邊放Jabra Speak 510, 右邊放Kuro CSP-102

在開始比較前, 因為是先測Jabra Speak 510, 所以我先把手機的音量調到100%.
測試用同一首歌, Jabra Speak 510在100%手機音量下調整音量; 然後將Speak 510斷開, 連結Kuro CSP-102, 然後播同一首歌, 再將手機音量先調到50%, 再用CSP-102做音量調節.


從測試過程中, 可以發現無論怎麼調, 在想辦法讓音量接近50%的情況下, Kuro CSP-102都能有更大的音量以及更飽滿的音質表現

這樣的表現卻只要1/3不到的價格, 我也是醉了~

P.S 價格部分隨時在變動, 我是以我購買的價格v.s Jabra Speak 510在台灣購買的價格為準. 購買Kuro CSP-102的價格可以參考這裡

3. 整體測試心得分享

最後照例要來做心得分享啦~

個人認為, 以這樣的價格, 可以有藍芽/USB-C/3.5mm音源線等三種連接方式, 不但在音質上有優於一般市面會議通話機的表現, 同時還能一鍵喚醒語音助理(P.S Jabra Speak 510也號稱是有, 但我按了卻完全喚不醒語音助理. 這一篇並不是要詆毀Jabra, 所以我就沒上影片了), 可以將它當成智能音箱使用這一點, 更是打動我的其中一個關鍵因素.

更別說以價格而言, 這個C/P值真的是完勝.

如果真要我說缺點的話, 大概就是一般使用者可能有品牌迷思、以及Kuro CSP-102並沒有附保護套這兩點. 除此之外我真的認為同價位找不到競爭者(甚至沒有同價位的產品可以比較)

不過看官網宣稱目前是"早鳥優惠價", 有可能隨時會調漲也不一定, 所以算是早買早享受、同時享折扣囉~~

以上~謝謝收看~~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本次的評測其實也是千百個不願意
因為我的Pixel 7 Pro螢幕摔壞了
但是雖然螢幕壞了, 但因為鏡頭沒壞, 並不影響拍照.

由於是從Pixel 7 Pro 改成 Pixel 8, 雖然世代升級, 處理器從Tensor G2進階到G3, 但在螢幕尺寸、光學變焦(5X v.s 2X)的硬體部分都變得比較差, 卻用新增的照相功能(Pixel 8多了完美合照/魔術降噪/魔術修圖/Ultra HDR/天文攝影)的情況下, 我(老婆)最在意的攝影部分, 是否不因硬體的降級而有感呢?

所以就有今天的開箱比較文啦~~正好符合01在新年, 送舊迎新的主題.

針對Pixel 7 Pro與Pixel 8的比較, 可以看官網連結

今天的比較文, 我想從以下的三個方面進行:

1. Pixel 8與Pixel 7 Pro的靜態比較 (包含Pixel8的簡單開箱 & 資料移轉)
2. 拍照實測, 包含汽車/動物/景物/美食/微距...等
3. 升級後的心得感想

以下, 正文開始~

1. Pixel 8與Pixel 7 Pro的靜態比較 (包含Pixel8的簡單開箱 & 資料移轉)

1-1 簡單開箱 & 資料移轉

2月初收到了我的Pixel8, 先來做簡單開箱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外箱維持著一貫的Pixel系列手機的風格, 放上擁有手機背面鏡頭的照片做封面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背面的部分就是規格等資料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打開一看, 手機背向著我躺在裡面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取出手機後, 可以看到裡面的配件由上至下為說明書/USB C-to-C Cable, 以及一個Type-C轉A的轉接頭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在手機來的同時就買了一個堪用的保護殼. 使用非iPhone手機的缺點就是很難找到喜歡的保護殼

接下來我們就要做資料移轉了.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在這裡我很白癡的看了網上的文章, 說接上一條C-to-C的cable會比較快, 所以我就拿了一條線互插

結果我發現這條線根本就沒有插到Pixel 7 Pro上, 也就是說, 整個資料移轉的過程全都是透過Wifi, 我還在那裏痴痴的守護著這條線

1-2 01傳統 - 疊疊樂 -

雖然是Pixel 7 Pro v.s Pixel 8, 但還是要依照01的傳統, 上疊疊樂(&Side by side)比較圖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疊起來可以看到兩隻手機的右邊都是電源鍵/音量鍵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首先兩隻手機Side by side放在旁邊, 可以看到右方6.7''的Pixel 7 Pro明顯的比Pixel 8大上一個尺碼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左方都是sim card插槽, 很意外的, 不知道是否是比例問題, 我覺得Pixel 8竟比Pixel 7 Pro還要來的高?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其他上/下方照大家看一下, 基本上下方都是喇叭出音孔 & Type-C充電/資料傳輸孔

簡單的靜態比較完之後, 我們就準備進入第二章節 - 拍照比較 - 了~

2. 拍照實測, 包含汽車/動物/景物/美食/微距...等

接下來我就用不同的主題, 讓大家看一下這兩支手機的差異(地點都盡量相同; 移動物品的部分例如喵皇, 就只能盡量了)

(1) 汽車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Pixel 7 Pro照出的Porsche Cayenee, ƒ/1.91/102s, 點此看原圖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Pixel 8 照出的Porsche Cayenee, ƒ/1.71/55s, 點此看原圖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Pixel 7 Pro照出的BMW X4, ƒ/1.91/160s, 點此看原圖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Pixel 8 照出的BMW X4, ƒ/1.71/82s, 點此看原圖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Pixel 7 Pro照出的KIA Sportage, ƒ/1.91/186s, 點此看原圖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Pixel 8照出的KIA Sportage, ƒ/1.71/103s, 點此看原圖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Pixel 7 Pro照出的Audi RS7 (隔著玻璃), ƒ/1.91/38s, 點此看原圖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Pixel 8照出的Audi RS7 (隔著玻璃), ƒ/1.71/50s, 點此看原圖

(2) 景物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Pixel 7 Pro拍攝的天母星巴克, ƒ/1.91/89s, 點此看原圖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Pixel 8拍攝的天母星巴克, ƒ/1.71/483s, 點此看原圖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Pixel 7 Pro, 高樓大廈, ƒ/1.91/429s, 點此看原圖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Pixel 7 Pro, 高樓大廈, ƒ/1.71/208s, 點此看原圖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Pixel 7 Pro, 桃園市立圖書館, ƒ/1.91/369s, 點此看原圖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Pixel 8, 桃園市立圖書館, ƒ/2.21/299s, 點此看原圖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Pixel 7 Pro, 桃園市立圖書館(0.5x廣角), ƒ/1.71/193s, 點此看原圖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Pixel 7 Pro, 桃園市立圖書館(0.5x廣角), ƒ/2.21/292s, 點此看原圖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Pixel 7 Pro, 天空, ƒ/1.91/3906s, 點此看原圖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Pixel 8, 天空, ƒ/1.71/2037s, 點此看原圖

(3) 動物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Pixel 7 Pro拍的喵皇, ƒ/1.91/299s, 點此看原圖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Pixel 8拍的喵皇, ƒ/1.71/250s, 點此看原圖

(4) 微距


(5) 光學變焦(2x)

在這裡會只用2倍變焦, 主要是因為Pixel 8只有2倍光學變焦, 而Pixel 7 Pro則有5倍光學變焦, 怕兩者都用到5倍, 對Pixel 7 Pro而言有點勝之不武.

(6) 美食

本次的美食主要是以初二回娘家到饗食天堂用餐所拍的食物為主, 讓大家看一下差異~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Pixel 7 Pro拍的, 小姨的哈根達斯生日蛋糕, ƒ/1.91/120s, 點此看原圖



【小惡魔金龍踏春】 Pixel 7 Pro進階到Pixel 8 是升級還降級?- 靜態比較 & 拍照對決 (文長圖多技術不好請網友多指教)



大概透過春節的出遊拍攝順便分享如上給各位~~

3. 升級(?)後的心得感想

如果純粹以拍照而言, 可以很清楚的看出, Pixel 7 Pro雖然早了一個世代, 但得益於鏡頭的配置, 在主鏡頭部分可達1.85的光圈(Pixel 8只到1.68); 更別說Pixel 7 Pro還有4,800 萬像素 Quad Bayer PD 望遠鏡頭, 可達5倍光學變焦. 在拍照這一塊, Pixel 8還是輸了.

但是在操作方面, Pixel 7 Pro到Pixel 8雖然升級到Tensor G3處理器, 但同時記憶體也由12GB降到8GB, 所以在開啟相同網頁的部分, 只是是開過的網頁, Pixel 7 Pro並不會比Pixel 8慢, 所以我認為操作部份的升級無感.

但, 在Pixel 8上有長達7年的安全性升級服務、號稱更容易上手的編輯跟修圖功能、新版的AI搜尋...等, 還是能感到一些升級後帶來的便利性. 真的是拍照不行、AI來湊的最佳代表.

本次的非自願升級大概為各位介紹到這裡, 祝各位龍年行大運~~

以上~謝謝收看~~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願原力與你同在 - Star Wars Darth Vader Stand with Amazon Echo Dot(5th Gen)
霸氣的Darth Vader stand, 帝國的反擊永不止息~

前言:

話說一年1~2次的Prime Days剛過, 不知道大家買了甚麼東西呢(遞麥克風)

原本Prime Days一年只有一次的, Amazon為了服(賺)(更)(多)(錢), 這幾年Prime Days一年都有兩次. 而今年的第一次在7/11~7/12已經落幕了.

而身為一個智能音箱全台前三多的人, 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購買Smart Speaker的機會. 而本次卻不是以開箱Smart Speaker為出發點, 而是以開箱配件為主、開箱Smart Speaker為輔. 畢竟為了這個配件, 我可是去買了一台Echo Dot呢~

之前開過箱的Smart Speaker大多整理在此:

【收藏迷報到】那些年, 我所收藏的Smart Speakers~

會用"願原力與你同在"作為標題, 相信是星戰迷最為耳熟能詳的星戰金句之一.

沒看過星際大戰、或是不熟悉星戰金句的, 可以看一下這篇.

而由於這句著名的”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也因為其中的"May"與"Force", 像極了"May(五月)" & "Forth(4日)", 所以五月四日也會被星戰迷戲稱為"國際星戰日".

今天要開箱的這個產品, 就是為了配合Amazon最暢銷的智能音箱產品 - Echo Dot - 所產生的底座; 但底座本身卻遠比Echo Dot還要來的吸引人.

接下來就帶大家看看今天的主角 - Star Wars Darth Vader Stand with Amazon Echo Dot (5th Gen)

願原力與你同在 - Star Wars Darth Vader Stand with Amazon Echo Dot(5th Gen)
先曬訂單, 真的很快, 7/11下單, 7/12就到了~

以下, 正文開始~

第一部分 - 開箱及Stand外觀介紹

願原力與你同在 - Star Wars Darth Vader Stand with Amazon Echo Dot(5th Gen)
首先打開從Prime Days訂購的所有項目的箱子並取出貨物, 真是破財破財

願原力與你同在 - Star Wars Darth Vader Stand with Amazon Echo Dot(5th Gen)
直接今天的主角 - Star Wars Darth Vader Stand & Amazon Echo Dot (5th Gen)

由於Smart Speaker我開箱很多了, 今天主要就來介紹這款Stand、以及如何用這款Stand玩出惡趣味(不過Echo Dot我還是會稍微講一下的啦~)

首先看一下外箱

願原力與你同在 - Star Wars Darth Vader Stand with Amazon Echo Dot(5th Gen)
箱子的正面, 說明Echo Dot要怎麼放在這個Stand上

願原力與你同在 - Star Wars Darth Vader Stand with Amazon Echo Dot(5th Gen)
從這裡可以看到這個Stand有STAR WARS x Disney雙認證(雖然背後還是有Made in China...)

願原力與你同在 - Star Wars Darth Vader Stand with Amazon Echo Dot(5th Gen)
看到這個Darth Vader也夠嚇人的吧

願原力與你同在 - Star Wars Darth Vader Stand with Amazon Echo Dot(5th Gen)
接著要取出這款Stand的本體啦~

願原力與你同在 - Star Wars Darth Vader Stand with Amazon Echo Dot(5th Gen)
怒目圓睜的Darth Vader

願原力與你同在 - Star Wars Darth Vader Stand with Amazon Echo Dot(5th Gen)
上方就是放入Echo Dot的地方

願原力與你同在 - Star Wars Darth Vader Stand with Amazon Echo Dot(5th Gen)
後面是理線槽, 這樣電線才不會亂跑

接著我們要很快的來開箱一下Echo Dot

願原力與你同在 - Star Wars Darth Vader Stand with Amazon Echo Dot(5th Gen)
為了配合黑色的Darth Vader Stand, 我買了黑色的第五代Echo Dot

願原力與你同在 - Star Wars Darth Vader Stand with Amazon Echo Dot(5th Gen)
其實Echo Dot真的很小一台

願原力與你同在 - Star Wars Darth Vader Stand with Amazon Echo Dot(5th Gen)
打開箱子, 可以看到左方的本體, 還有右方的變壓器

願原力與你同在 - Star Wars Darth Vader Stand with Amazon Echo Dot(5th Gen)
所有的東西 - Echo Dot本體/變壓器/說明書

願原力與你同在 - Star Wars Darth Vader Stand with Amazon Echo Dot(5th Gen)
喵皇也來檢視Echo Dot能不能用(注意: 底下的藍燈很重要)

接著...最有趣的地方來啦~

願原力與你同在 - Star Wars Darth Vader Stand with Amazon Echo Dot(5th Gen)
放入Echo Dot

這個過程有沒有讓各位想到甚麼?

願原力與你同在 - Star Wars Darth Vader Stand with Amazon Echo Dot(5th Gen)
沒錯! 就是無敵鐵金剛的指揮艇組合!

我想老美應該很少人知道這個梗吧


溫馨提示: 官網上說只有第四代跟的五代的Echo Dot才能放得進去, 所以買錯了就沒意義囉~~~

第二部分 - 實際操作

基本上只是操作沒甚麼, 我之前也開箱過很多Echo的Smart Speaker了, 就不從設定講起, 當然就直接用最星戰的方式來操作它 - 讓他說出Darth Vadar的金句 -

願原力與你同在 - Star Wars Darth Vader Stand with Amazon Echo Dot(5th Gen)
首先在Alexa APP的"More", 找到"Skills & Games"

願原力與你同在 - Star Wars Darth Vader Stand with Amazon Echo Dot(5th Gen)
然後在"Search Alexa Skill"的地方

願原力與你同在 - Star Wars Darth Vader Stand with Amazon Echo Dot(5th Gen)
輸入"Darth Vader" (我打錯了但還是找的到)

願原力與你同在 - Star Wars Darth Vader Stand with Amazon Echo Dot(5th Gen)
選擇這一款"Vader Sounds"

願原力與你同在 - Star Wars Darth Vader Stand with Amazon Echo Dot(5th Gen)
然後對你的Alexa based device說出紅框中的其中一行字...

接著不多說, 直接看影片了~


呼叫Alexa時, Darth Vader的眼睛會亮藍光, 再配合Darth Vader的聲音說出經典台詞"I'm your farther", 簡直滿分!


接著再透過Echo Dot放出Star Wars經典的主題曲"The Empire strikes back", 相信星戰迷們都會一同掉下感動的淚水吧?

最後, 照例要來說說心得啦~

雖然在Amazon的留言上有很多人說眼睛的燈不夠亮之類的, 但不影響這款極具趣味性的Echo Dot Stand帶給我的喜悅; 如果你是一個狂熱的星戰迷, 真的強烈的建議你可以購買這一款Star Wars Darth Vader Stand, 同時在放置Echo Dot的過程中還可以體驗到一把無敵鐵金剛的指揮體組合樂趣

以上, 謝謝收看~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霸氣的喵皇, D18W都還沒上路就預約要當第一個乘客啦~

前言:

話說早年常在電影裡看到, 國外的警察或是機場的警衛, 騎著一種兩輪的平衡車在巡邏~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類似像這種, 感覺就很帥氣

那時候我就在想: 啊~有錢一定要買一台~
(後來才知道買一台那個的錢可以買今天的主角七~八台~~搞不好還不止~)

後來這間美國公司卻在近10年前, 被他的競爭者 - Ninebot - 給買下來了
被人家說是一種打不過你就把你買下來的概念

之後好一段時間我都沒在關注平衡車之類這種吃電的便利型車種.
直到去年, 因為有段時間我沒地方停車, 就開始在關注電動滑板車之類的車款, 便於在停車地點及上班/吃飯地點之間的通勤.
就在前幾天, 剛好購物網站在特價. 這個品牌的電動滑板車竟然不到十張小朋友(雖然差不多了~) 所以我就下訂啦~沒想到當天訂、當天就到了~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有買還是要來曬一下單子~證明真的不到十張小朋友

依照我的習慣, 今天的開箱也是會從以下的幾個方向來著手:

第一部分 - 靜態開箱, 包含箱內配件到組裝完畢後的分享
第二部分 - 動態開箱, 包含APP介紹, 實際騎乘的感受
第三部分 - 心得感想

以下, 正文開始~

第一部分 - 靜態開箱, 包含箱內配件到組裝完畢後的分享

3/29下單, 當天就到家了~
老婆說警衛先生幫忙搬上樓, 一整個氣喘吁吁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正面可以看到九號電動滑板車 - D18W的示意圖, 我覺得這個應該是1:1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外箱上方有Unbox、組裝方式跟注意事項(真的有夠簡單)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外箱左前方有寫到D18W的一些重要性能諸元, 例如:

(1) 行駛里程一次充飽電最多可達18km (難怪叫D"18"W...我猜的啦)
(2) 250W出力的馬達
(3) 極速可達25km/hr
(4) Max slope 10%...是只能上到10度的坡嗎? 這樣寫我不是很理解
(5) 10吋的輪圈
(6) 雙重剎車系統 (電子剎車 & 鼓剎)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喵皇睥睨眾生的開箱方式...令人印象深刻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適合14-60歲的人, IPX5, 不防塵, 5級防水 (聯強貨)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越南製造~17.9公斤...難怪警衛大哥搬到氣喘吁吁

接下來要正式開箱了~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開箱後可看到ninebot字樣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右上方有一張Warranty card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Warranty card下方有個配件包 (等一下會打開)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配件包下方是變壓器跟電源線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電源線有兩條, 一條美規、一條歐規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變壓器是70W的 (41V/1.7A)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配件包裡包含螺絲/板手/充氣管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還有四本說明書跟文件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螺絲很簡單就可以鎖上了 (前後各兩支、共四支螺絲)

組裝完畢後, 接著我們來看車身各部元件~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車頭左方是剎車/鈴鐺/扣環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車頭上方的小型儀表板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車身踏板, 還滿好踩的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前方的輪胎, 有寫出是10英吋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車側的腳架, 小巧可愛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後方輪圈, 可以看到泥擋/剎車結構/後輪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將充氣管放在輪胎旁邊做個比例尺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在車子的前方有個充電符號, 掀開保護皮蓋就可以看到充電孔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收折後, 透過扣環跟車尾

靜態開箱分享至此, 接著要進入動態開箱分享啦~~

第二部分 - 動態開箱, 包含APP介紹, 實際騎乘的感受

這部分接著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實際開機後的操作、還有APP的安裝過程的分享~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在開始騎之前, 除了開機上電以外, 還要安裝APP, 否則D18W會一直發出嗶嗶聲, 而且時速會被限制在15km/hr以下

2-1 九號出行APP介紹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首先要下載九號出行APP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安裝時需要同意用戶協議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使用前需要先用手機接收驗證碼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接著要問是否允許開啟定位權限(要去設定裡開啟)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允許後可以開始配對囉(記得要開啟手機的藍芽)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因為D18W開機後就直接進入配對模式, 所以馬上就找到了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同意後開始連接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配對成功以後, 就可以開始設定了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接著要跟車主個人綁定(透過手機號碼)

適合初學者、不到萬元的電動滑板車 - Segway Ninebot D18W開箱分享~
接收完驗證碼後, 要進入駕駛指南的部分, 才能正式進入APP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自稱擁有多項優點的Soundcore Frames, 是否就是最適合我的藍芽智慧眼鏡呢?

前言:

其實我很早以前開箱過一款在嘖嘖上集資的藍芽眼鏡:

(這家的東西最好不要買!!!) Mutrics - 音樂帶著走的藍芽(太陽)眼鏡

還為了他配了專屬鏡片, 剛開箱的前三個月還滿開心的, 結果就在某次使用的過程中斷了!
結果就因為我配了專屬鏡片, 所以來來回回我修了三次; 然後還是斷!
最後忍痛放棄我的鏡片, 就這樣放水流了~

看著三次維修與第一次集資時寄給我的包裝盒, 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我多喜歡它們家的產品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嚐鮮的代價就是最終以浪費錢收場

之後有好長一段時間我都對這一類的音樂眼鏡充滿了陰影, 舉凡Bose Frames, Amazon Echo Frames....我都敬而遠之.

直到今年的Black Friday, 我又忍不住買了一堆跟音樂有關的東西, 其中兩個是跟藍芽穿戴式有關, 上周已經開箱過一個:

一秒把你的傳統眼鏡升級為藍芽眼鏡 - JLab JBUDS FRAMES

本周最後在沒東西可開箱、心癢難耐的情況下, 還是把今天的主角 - Soundcore Frames拿出來開箱了~台灣也有在賣, 相關的連結可以看這裡

那到底Soundcore Frames有沒有比之前的產品還好呢? 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唄~

照例我會分成三個部份來寫我今天的開箱文~

第一部份 - 靜態開箱, 包含內容物、本體介紹
第二部份 - 實際使用包含soundcore APP使用連結
第三部份 - 整體心得感想

以下, 正文開始~

第一部份 - 靜態開箱, 包含內容物、本體介紹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雖然也是在台灣嘖嘖有募資, 但國際大廠還是不一樣, 外箱質感高貴許多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後方除了介紹產品特色外, 還有內容物介紹、安規認證等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外箱兩側左右兩邊則是強調他的OpenSround System, 及有超過兩千萬人使用Anker的聲學產品

接下來我們要開箱了~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打開後, 盒蓋內側有簡易的使用說明; 下方則是眼鏡本體跟鏡腳2根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鏡框的部份是Wander Style, 尺寸部份寫的是"Standard Size"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打開後給大家看一下鏡框的長相

關於鏡框的選用部份, Anker其實是有建議的, 以下是我從官網上找到的資訊: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首先是針對不同的臉型給予的鏡框建議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如果你跟我一樣臉大擔心戴了會壞, 也可參考這裡的數字(我是因為經典黑有特價才買的, 還好還是戴得下)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兩隻鏡腳是整個Soundcore Frames的靈魂, 操控跟出音孔/喇叭都在上面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兩隻鏡架(操控區域有保護膜貼著)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鏡架跟鏡框的下方則是攜行盒跟充電線/QSG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取出鏡腳讓大家看一下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鏡架的前端是金屬結合公端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配合金屬結合公端的鏡框插槽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結合後的樣子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在未換鏡片之前先來一張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認明側邊的soundcore位置, 因為這裡是操控/重置的感應區

接下來介紹一下配件吧~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首先是這個攜行盒配件, 平常可以摺疊起來, 配件外盒上也有說明如何摺疊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展開後就會變成三角錐狀, 可以將眼鏡放入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接著是專屬的USB充電線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跟眼鏡結合後的樣子

至此靜態開箱告一段落囉~

第二部份 - 實際使用包含soundcore APP使用連結

在實際使用之前, 需要先將眼鏡結合充電線, 在充電燈(綠燈)亮起超過一分鐘後, 戴上眼鏡則會自動進入配對模式, 手機就可以透過新增藍芽裝置的方式來配對你的Soundcore Frames...

如果真的有那麼簡單就好了...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首先我參照QSG的指示, 確定綠燈亮起超過一分鐘以後...

然後戴上眼鏡...那該死的配對音都沒有響起...

就在我重複了5~6次以後, 以為自己買到的是瑕疵品的時候...
突然, 他就出現了配對音!!!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然後我就找到Soundcore Frames囉~

在配對成功以後就可以使用了, 但、這還無法發揮Soundcore Frames的全功能.
你還要去下載Soundcore APP.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當下載完Soundcore APP後, 就可以開始新增你的Soundcore Devices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接下來找到以後, 便會開始設定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不意外的, 找到以後第一時間先進行韌體更新

更新成功以後就可以開始透過Soundcore APP去設定你的Soundcore Frames囉~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首次開啟APP會有教學模式(可以直接跳過)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接著在首頁就可以看到你的Soundcore Frames的連線狀態, 點進去就可以開始設定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上方左下角可以看到你連線的裝置的電量, 接著我來介紹一下這個APP功能設定

首先是開放式環繞聲響(OpenSurround)的啟/閉, 總共有五種模式可以選擇

下方如果點選隱私模式, 聲音就會變得比較封閉, 適合不想讓別人聽到談話內容, 或是不響吵到別人的時刻~

再下方的預設等化器則有不同的音場模式可以選擇; 自訂EQ就不說了~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更往下有其他的控制選項

如果選擇"穿戴偵測"開啟, 那就是戴上眼鏡自動進行藍芽連接; 脫下眼鏡後一定時間會關機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如果選擇"控制項", 則可以選擇左側/右側在點兩次/滑動的分別功能為何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像我就分別把左右耳的輕點兩下/向前向後滑動設定為不同的功能(缺點就是自己又要去記憶哪個方向哪個功能是做甚麼)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實驗室功能"則可選擇是否開啟語音控制、以及關機方式/時間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語音控制的部分可以選擇中文控制; 設定成功後, 你就可以用中文指令來控制你的Soundcore Frames, 優點是不用先呼叫語音助理; 缺點就是你的語音指令必須完全相同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例如你在聽音樂的時候, 要停止就一定要喊"暫停播放"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在這裡就可以看到聽音樂時我是使用Soundcore Frames

在確定功能跟使用上都沒問題之後, 下一個要做的事情當然就是...換鏡片...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又來到離我家比較近的OWNDAYS, 使用九折券換鏡片

可更換鏡框的音樂藍芽眼鏡 - Soundcore Frames by Anker
換完以後又是一副可以在日常使用的眼鏡囉~~

第三部份 - 整體心得感想

開箱到最後, 照例要來說說心得感想供大家參考~

優點:

1. 可換鏡框、鏡框也可換鏡片; 不用受限於一體成型的音樂眼鏡型態
2. 音質比想像中的好很多; 比之前我在嘖嘖集資的Mustrics好太多了~
3. 可以透過Soundcore APP做設定, 客製化你的手勢、音場, 更貼近一般藍芽耳機的使用模式; 甚至還能開啟語音控制, 少掉一層先呼叫語音助理之後再語音控制藍芽眼鏡的功夫
4. 在黑五時期購買好~~~便宜啊~台灣要8張小朋友, 我在黑五購買只要不到兩張小朋友的價格, 鏡片都快比眼鏡貴了~

缺點:

1. 一開始的配對失敗真的會嚇死人! 還好最後有成功
2. 雖然標榜只有45g, 但還是比一般眼鏡稍重而且無法完全客製化, 不見得能適合所有人的臉型, 建議就算要在海外購買, 也到三創之類的商店試戴一下, 否則買來不合用也是浪費錢~

以上~謝謝收看~~~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你的觀影效果更升級 - WaveSpliter WST-CHD002 HDMI2.1傳輸線
生平第一次買到帶盒子的HDMI線材, 是否真的是高級好用呢?

前言:

有看過我的文章的人都知道, 我常開箱影音類型的產品(或是在Mobile01上爭取這類型產品的試用), 還有旅遊類型的體驗. 因為平常工作已經非常繁忙了, 放假的時候當然要靠這類型的產品來紓解身心靈的煩躁~

令我印象深刻的, 是當初我為了寫Panasonic TH-65JZ1000W的過程中, 買了一堆的裝置設備就為了寫它:

讓你的觀影效果更升級 - WaveSpliter WST-CHD002 HDMI2.1傳輸線
當初買了一堆線材/轉接頭...等等, 但還是沒得獎

Seeing it, listening to it, feeling it then believe in it! - Panasonic TH-65JZ1000W電視體驗分享 -

Seeing it, listening to it, feeling it then believe in it! - Panasonic TH-65JZ1000W電視體驗分享 - 後篇

我認為當初的文章雖然從多面向來寫, 但沒寫好有兩個原因:

1. 電視太晚拿到了~
2. 使用的周邊太隨便了~

尤其是我使用的4K HDMI Cable, 轉出來的成像品質差異不大

那種感覺就好像無間道裡面, 梁朝偉介紹了劉德華一款高級擴大機, 卻還是能透過劉德華拿的傳輸線來將聽覺感受最大化一樣~


線材的重要性請從1:08看起

而我前陣子因為到大陸出差, 又因為封控的關係, 很多地方都不能去; 所以我就集中心思在看我Black Friday / 雙12要買哪些東西來升級我的裝備
最後在線材這一塊, 為了應付未來類似的場合, 我決定去買這個.
也就是今天開箱文的主角 - WaveSpliter WST-CHD002 HDMI2.1傳輸線

以下, 正文開始~

11月底在Black Friday購買的東西還沒到; 但在雙12這段時間購買的其他東西已經到囉~~~所以今天先來開箱線材~~~

讓你的觀影效果更升級 - WaveSpliter WST-CHD002 HDMI2.1傳輸線
如前言所說的, 生平第一次買到帶盒子的HDMI線材

讓你的觀影效果更升級 - WaveSpliter WST-CHD002 HDMI2.1傳輸線
讓你的觀影效果更升級 - WaveSpliter WST-CHD002 HDMI2.1傳輸線
外盒後面跟側邊是這條cable的spec, 我從官網摘錄中文如下
 

  • 擁有HDMI協會HDMI 2.1版認證專屬控管QR Code貼紙
  • Ultra High Speed線材
  • 支援48G超高傳輸頻寬
  • 最高可支援10K@120Hz
  • 支援Dynamic HDR、eARC、VRR、ALLM、QFT、QMS
  • 連接器與接點端子採24k純金電鍍,提供高耐久度與接點訊號可靠度
  • 高密度屏蔽隔離線材,不受外來雜訊干擾

基本上要在這裡幫大家科普一下HDMI 2.1為何, 詳細內容大家可以看這裡:

重點摘要如下:

消費者目前非常熟悉的 HDMI,中文稱之為「高畫質多媒體介面」,自2002年發展至今,已經有過至少十次的重要改版。目前在主要的播放設備上,例如電視、投影機、顯示器等等所採用的規格,常見都為 HDMI 2.0b 傳輸標準,足夠應付到4K、60Hz與 HDR 同時實現的影音需求,最大頻寬則有18Gbps。但是,面對更高解析度的狀況,例如8K、10K等等極度精細的影像,顯然 HDMI 2.0b 依然力有未逮。
事實上從 HDMI 1.4版本開始,4K畫質傳輸就已經被 HDMI Forum 納入官方標準,並於後來的2.0、2.0a、2.0b,陸續提高支援更新率,後續也接著加入 HDR、HLG 等等特色,不過最高解析度依然沒有提升。
從 HDMI 2.1標準起,不僅4K畫質支援的最高更新率,已被正式拉高到120Hz,就連顯示解析度也加入了5K、8K(7680x4320)與10K(10240x4320)選項,整體規格理論頻寬上限達48Gbps。
在8K與10K畫質下,HDMI 2.1能夠一口氣支援到120Hz更新率,解決了4K以上影像,於終端傳輸時的採用標準問題,甚至還為將來近10年的影音媒體發展,預先做好了準備。

所以就算我之後準備要升級8K螢幕的時候, 這條線也完~~~全可以符合我的需求, 可以說是一次就封頂到位了

讓你的觀影效果更升級 - WaveSpliter WST-CHD002 HDMI2.1傳輸線
打開盒子以後, 今天的主角就固定在這裡; 24k純金電鍍的端子頭閃閃發亮

接下來要拿來測試的訊源也是令我很傷腦筋, 因為就如我所說的, 我在Black Friday購買的東西因為我之前出差, 還未完成運送; 但我又很想趕快試一下這條線的效果, 該怎麼辦呢?

還好東西買的多就是這樣, 我想到手邊還有一個純4K的外接Source:

讓你的觀影效果更升級 - WaveSpliter WST-CHD002 HDMI2.1傳輸線
當初在Mobile01首次上影音熱門的Amazon Fire TV Cube!

當年的開箱文在此,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上去看一下~

集Amazon Echo Dot與Amazon Fire TV 4K之大成 - Amazon Fire TV Cube

接下來我就開始試用啦~

讓你的觀影效果更升級 - WaveSpliter WST-CHD002 HDMI2.1傳輸線
接到我的Sony電視上可顯示4K的HMDI接口上

讓你的觀影效果更升級 - WaveSpliter WST-CHD002 HDMI2.1傳輸線
確定該訊源可以跑出Dolby Digital Plus 4K的聲光效果

讓你的觀影效果更升級 - WaveSpliter WST-CHD002 HDMI2.1傳輸線
但由於Amazon Fire TV Cube上在Prime Video的4K內容不支援, 所以我用YouTube來試驗

讓你的觀影效果更升級 - WaveSpliter WST-CHD002 HDMI2.1傳輸線讓你的觀影效果更升級 - WaveSpliter WST-CHD002 HDMI2.1傳輸線
搜尋4K HDR的影片, 播放Real 4K HDR 60fps的影片內容

以下是播放的影片:


P.S 實際觀影的效果當然比我透過手機轉錄要好得多~

結論:

好的設備帶你上天堂; 不好的設備讓你拿不了獎
真的如果在影音上還是想要有好的表現, 除了好的設備、好的內容以外, 更要有好的周邊來支持, 才是王道啊~

以上, 謝謝收看~~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文章同步發表於Mobile01)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
好久不見的SwitchBot Curtain機器人, 本次跟台灣大哥大合作囉~

前言:

其實之前已經分享過相關的文章及提供購買/操控的經驗: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配合各大語音助理操控, 附影片)

而本次會持續分享, 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以下幾點:

1. 朋友家想要使用電動窗簾, 但是他的窗簾位置並沒有預留管線跟插座, 請我幫他想辦法
2. 這個好料的最近有促銷
3. 又跟我最熟悉的台灣大哥大智慧家庭APP有結合

基於"甲厚道相報"的心理, 今天又來這裏跟大家介紹一下這款產品, 以及我本次的購買管道.

以下~正文開始~

由於動態的分享之前已經寫過了, 所以本次預計只做以下兩點分享:

第一部分 - 簡單的靜態開箱, 包含本次購買的產品組合介紹
第二部分 - 與Google Home APP的配對使用
第二部分 - 心得感想 & 工商服務時間

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始介紹唄~

第一部分 - 簡單的靜態開箱, 包含本次購買的產品組合介紹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
11/5, 又收到了本周下單的東西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
分別是SwitchBot Hub mini / Curtain / 奧創智慧插座Lite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
跟之前我買到的比較不同的是, 本次由費米股份有限公司進口

接著把窗簾機器人打開看一下有沒有甚麼不一樣的地方~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
將SwitchBot Curtain開箱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
除了機器人本身以外, 多了上面的許多配件(跟我上次買的比起來)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
多的是Hook Wheel / Hook Wheel Attachment (Clip之前就有)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
強而有力的滾輪是可以讓SwitchBot Curtain推動8公斤以下窗簾的關鍵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
從上到下是Power/Pairing botton / USB-C充電孔 / LED狀態燈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
SwitchBot的裡面, 在合體前可以看到裡面的安規跟規格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
充電中準備安裝; 充一次電可以支持約8個月(看使用量啦~)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
裝好準備使用; 基本上只要不刻意也不會被看到

裝好以後就準備要配合APP使用了~

第二部分 - 與Google Home APP的配對使用

接下來我們開始做SwitchBot Curtain APP的設定介紹

(P.S 由於之前已經設定過, 所以很多是拿之前的相片來使用, 有些如果更新了請大家勿怪啊~基本概念是相同的)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
首先選擇你要新增的產品; 這裡我們選擇的是Curtain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
APP會提示你要按下配對鍵開始配對, 讓SwitchBot Hub (mini) 可以找到它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
接著要幫你的SwitchBot Curtain命名跟設定位置; 在這裡我將它命名為"Curtain1", 位置則是在”Living Room”.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
再來要你選擇需要安裝的機器人類型, 家裡的窗簾是I型/U型/羅馬桿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

簡單節錄一下安裝的步驟如上: 拆窗簾 -> 放入窗簾機器人 -> 組合窗簾機器人



接著要選擇窗簾的類型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
有分左開式/右開式/對開式等種類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
接著讓你測試一下窗簾是否可以順利移動; 如果可以的話, 基本設定就大功告成囉~


透過手機上的SwitchBot控制窗簾的影片在此:

接著當然是要教大家怎麼使用Google Home APP來使用SwitchBot Curtain啦~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
在Google Home App裡面, 我們要選擇Setup Device -> Works with Google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
當我找到SwitchBot以後, 予以授權, 我就可以透過Google Home APP來控制它了~ (這裡面的3個devices一樣是Curtain1 / Light / Daikin)

可手動可聲控的窗簾機器人 - SwitchBot Curtain - 再次分享 -
點進Curtain1, 就能看到相關的資訊了~

最後帶大家看一下用Nest Hub來做開關窗簾機器人的影片囉~


用Nest Home Hub mini (Google Assistant) 操控SwitchBot Curtain開/關

第三部分 - 心得感想 & 工商服務時間

照往例要發一下心得感想, 還有工商服務時間~

1. 在窗簾附近沒有預留插座、窗簾不至於過於厚重又希望能遠端控制甚至聲控、配合情境控制的朋友們可以考慮使用~
2. 如果你想要透過中文聲控你的窗簾、又不想使用對岸的智能音箱, 我想使用能聲控又能觸控的Google系Nest Hub Gen2真的是非常好的選擇~
3. 可透過不同的後裝式產品組合, 將你的傳統家庭升級為智慧家庭.
4. 最重要的是: 最近台灣大哥大智慧家庭Smarter Home APP 登錄活動, 購買台灣大哥大智慧家庭之生態系家電並完成APP安裝與裝置串接,就有機會抽Google智慧音箱&智慧插座/登錄即享獨家優惠(這個我網路上直接抄來的, 純粹工商服務~~~)

APP登錄活動

相關的網站可以到以下看details:

台灣大哥大智慧家庭官網

如果嫌我寫的不好的, 又相信權威的, 可以到以下的網址觀看教學:

智慧家庭教學文章區

怕麻煩想要一站式購入可以到以下網站:

OK Google FLH費米商城

以上~謝謝收看~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可透過Google Assistant控制的Wi-Fi除濕機 - 三洋SANLUX SDH-106MS-I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保護地球之餘也要保護肩頸 - 熱感揉震舒壓按摩枕(美國隊長款)開箱~
以後寫文章也不怕累過"頭"啦~~~

前言:

眾所周知我是美國隊長的鐵粉
基本上跟美國隊長有關的周邊, 只要價格不是太誇張, 有需求我就會購買~
也曾經參與過Mobile01的活動, 發表過以下的文章:

【收藏迷報到】我的美國隊長大全集~~~

在那之後著實消停了一段時間, 直到今天早上我又看到了這個
一邊還在想著我最近剛好肩頸痠痛怎麼就能看到這個好物~
就在我剛結束幻想, 神智恢復的那一刻, 我發現已經完成了下訂的手續
然後其中一個今天早上下單, 晚上就到我家了

保護地球之餘也要保護肩頸 - 熱感揉震舒壓按摩枕(美國隊長款)開箱~
曬單證明真的是今天買今天到; 另一個相關產品等到了再開箱(先保密)

保護地球之餘也要保護肩頸 - 熱感揉震舒壓按摩枕(美國隊長款)開箱~
今天下班回家就看到了, 趕快來開箱~

保護地球之餘也要保護肩頸 - 熱感揉震舒壓按摩枕(美國隊長款)開箱~
好帥的外包裝就藏在外箱中

保護地球之餘也要保護肩頸 - 熱感揉震舒壓按摩枕(美國隊長款)開箱~
真正的外箱正面 - 美國隊長的盾牌藏在鋼鐵人的方舟反應爐中

保護地球之餘也要保護肩頸 - 熱感揉震舒壓按摩枕(美國隊長款)開箱~
攏係為丟哩啦~~帥氣的Captain America外箱背面, 可以看到有Marvel字樣的

保護地球之餘也要保護肩頸 - 熱感揉震舒壓按摩枕(美國隊長款)開箱~
外箱上方有個提把, 上方說明這是美國隊長限定款

保護地球之餘也要保護肩頸 - 熱感揉震舒壓按摩枕(美國隊長款)開箱~
側面有這個產品的相關資訊

保護地球之餘也要保護肩頸 - 熱感揉震舒壓按摩枕(美國隊長款)開箱~
OH~~銷(搶)(錢)的Marvel x 美國隊長盾牌Logo

保護地球之餘也要保護肩頸 - 熱感揉震舒壓按摩枕(美國隊長款)開箱~
開箱囉~熟悉的美國隊長紅藍配色的按摩枕本體就在裡面

保護地球之餘也要保護肩頸 - 熱感揉震舒壓按摩枕(美國隊長款)開箱~
全部拿出來, 左下角起順時鐘分別是變壓器/車充/本體與說明書

保護地球之餘也要保護肩頸 - 熱感揉震舒壓按摩枕(美國隊長款)開箱~
變壓器規格為12V/2.5A = 25W

保護地球之餘也要保護肩頸 - 熱感揉震舒壓按摩枕(美國隊長款)開箱~
全部東西拿出來拍一張

保護地球之餘也要保護肩頸 - 熱感揉震舒壓按摩枕(美國隊長款)開箱~
按摩枕本體正面; 左上角的兩個按鈕分別為開關(含加熱功能) / 震動開關

保護地球之餘也要保護肩頸 - 熱感揉震舒壓按摩枕(美國隊長款)開箱~
背面為電源連接線/鬆緊帶

保護地球之餘也要保護肩頸 - 熱感揉震舒壓按摩枕(美國隊長款)開箱~
打開鬆緊帶可以看到代表美國隊長的胸章及盾牌符號

保護地球之餘也要保護肩頸 - 熱感揉震舒壓按摩枕(美國隊長款)開箱~
側邊還是有個很醜的規格標籤

保護地球之餘也要保護肩頸 - 熱感揉震舒壓按摩枕(美國隊長款)開箱~
鬆緊帶打開的樣子, 可以看到兩道魔鬼氈

保護地球之餘也要保護肩頸 - 熱感揉震舒壓按摩枕(美國隊長款)開箱~
鬆緊帶 + 魔鬼氈可以讓按摩枕固定在椅子上; 搭配車充更是可以在車上使用

保護地球之餘也要保護肩頸 - 熱感揉震舒壓按摩枕(美國隊長款)開箱~
變壓器的盒子裡還有一個磁環

保護地球之餘也要保護肩頸 - 熱感揉震舒壓按摩枕(美國隊長款)開箱~
照著安裝完畢的樣子

保護地球之餘也要保護肩頸 - 熱感揉震舒壓按摩枕(美國隊長款)開箱~
我主要是把它放在枕頭上使用, 因為...

保護地球之餘也要保護肩頸 - 熱感揉震舒壓按摩枕(美國隊長款)開箱~
這樣我就可以一邊搭配閨蜜機在床上一邊按摩一邊看電視啦~~(大誤)


作動的模式大概如這個影片, On/Off按一下為開機, 再按一下為加熱的開/關; 按一下震動鍵也是震動的開關. On/Off長按三秒為關機~

按摩一次大約是10~15分鐘~

由於這東西很簡單, 所以我的試用心得也是很簡單分享如下~

優點:

  1. 有加熱模式/震動模式交錯搭配著, 按起來很舒服
  2. 配有車充/鬆緊帶/魔鬼氈, 可以讓你減少許多使用上的空間限制
  3. 美國隊長加持 - 無價!


缺點: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令人耳目一新的中階機種 - Nokia G60 5G
好久不見的老朋友~你好嗎?

前言:

在我那個剛有手機開始陸續普及的年代, 台灣的手機大概只有三種選擇: Nokia、Ericsson & Motorola.

當時的雙頻手機只有Nokia 5160、Ericsson SH888 & Motorola CD-928 (小海豚)可以選.
而筆者的第一支手機, 就是來自於Nokia的5110. 那時候學生有手機可威了~~而且如果你拿的是Nokia, 最威~~~那真的是走路都有風啊~~~

令人耳目一新的中階機種 - Nokia G60 5G
當年讓我走路有風的Nokia 5110

接下來這二十幾年使用手機的經驗中, 陸續使用過不同家的手機, 而在Nokia還在使用Symbian系統的時候, 我也擁有過一隻7系列手機. 那時候Nokia的市占率在2003~2006期間曾達到驚人的40%

那個時候誰在電視上沒有聽過這個音樂看過這個Nokia廣告?


多少人看完以後會馬上去買一隻8310? 至少我很多朋友就買了~

但後期在iPhone崛起、Android手機開始出現之後, 傳統的手機大廠幾乎完全消失, 而使用Symbian甚至改為Windows作業系統的Nokia始終不見起色 最後到出售給微軟為止, 令人不勝唏噓.

但在後來, Nokia卻以不同的面貌, 以主打原生Android One系統的方式及功能性手機雙管齊下的方式又回來了~ 在之前因為我的Google Pixel 2電池出現問題, 而Nokia出現一隻搭載蔡司鏡頭的Nokia 9 PureView 的時候我差一點就入手了, 但那時禁不起老婆的鼓(威)(脅)所以換了一隻iPhone11.

但是最終, 在今年iPhone11滿3年的時候, 我又開始物色了新手機, 最終在多方考量以及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 入手了今天的主角 – Nokia G60 5G作為我的新手機~

當初是看到這裡的連結所以跑去買的:

會購買這支手機的主要原因在於:

  1. 本身現在因為興趣, 有在寫一堆開箱文跟旅遊文; 所以手機的部分, 照相功能跟錄影功能要OK, 但CP值與價格又合理的~
  2. 之前會從Android換成iOS, 就是因為之前我的Pixel2電力太不給力, 所以我才聽我老婆的, 換個iOS試試看, 雖然電力問題有大幅改善, 但作業系統還是很不習慣(Android還是比較自由的啦~)
  3. 軟體更新要能跟得上, 不能太快就被拋棄; 這隻有2次以上的 Android軟體升級、2年的製造商非人損保固和 3 年的安全更新, 應該整體而言算很有”動陶”~~

依照我的習慣, 今天的開箱會分為以下的幾個部分來進行:

第一部份: 靜態開箱, 包含內容物、產品外觀等
第二部份: 動態開箱, 包含產品功能特色測試等
第三部份: 心得感想

以下, 正文開始~

第一部份: 靜態開箱, 包含內容物、產品外觀等

趕在第一時間拿到這台機器. 很久沒拿到新手機, 而且還是浴火重生的Nokia G60 5G新手機, 感覺特別的興奮(今天才發文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我前幾天都在還01的債...太多活動文在寫了~~)

令人耳目一新的中階機種 - Nokia G60 5G
本次一起收到的主機跟軍規等級的保護殼

首先是外箱部分

令人耳目一新的中階機種 - Nokia G60 5G
外箱正面, 左上方是型號G60 5G

令人耳目一新的中階機種 - Nokia G60 5G
側邊有提到3年Android升級的計畫, 後面我再介紹一下

令人耳目一新的中階機種 - Nokia G60 5G
外箱後方是主要規格介紹

令人耳目一新的中階機種 - Nokia G60 5G
側邊則是安規認證等資訊

令人耳目一新的中階機種 - Nokia G60 5G
令人耳目一新的中階機種 - Nokia G60 5G
底部及頂部則是機身資訊以及安全警示

接下來我們要開箱囉~~

令人耳目一新的中階機種 - Nokia G60 5G
打開外箱上蓋, 左側是手機, 有別於一般的塑膠包裝, 本次的手機呼應了環保的訴求採用無塑化包裝

令人耳目一新的中階機種 - Nokia G60 5G
拿出手機, 把配件盒放在左邊; 最底下應該是本來要放手機充電器和Nokia原廠USB Type-C cable, 這次附贈Nokia原廠USB Type-C cable,但為了環保愛地球取消了充電器。

令人耳目一新的中階機種 - Nokia G60 5G
將配件盒翻過來, 可以看到退卡針”別”在上面

令人耳目一新的中階機種 - Nokia G60 5G
連同最底部放的USB Type-C cable, 說明書、安全須知、退卡針. 這些就是本次G60的所有配件. 真的身體力行環保愛地球

接下來介紹一下機身

令人耳目一新的中階機種 - Nokia G60 5G
正面為6.6’’ 120Hz FHD螢幕+康寧大猩猩第五代玻璃 + 800萬像素自拍鏡頭

令人耳目一新的中階機種 - Nokia G60 5G
背面是100%回收塑膠所製成的背蓋

在此要特別花時間介紹一下這個背蓋跟外框.

一般人看到可能會覺得這個背蓋的設計很奇怪, 怎麼有那麼多顆粒? 其實是因為背蓋100%使用回收塑膠製成; 而外框架則以60%再生塑膠製造, 主要是因為Nokia G60的訴求即為”永續環保”. 因此除了回收塑膠所做的背蓋跟再生塑膠所做的外框, G60在出貨時包裝也減塑, 幾乎沒有塑膠包裝, 也將重量減輕. 個人覺得看久了其實還蠻有設計感的, 也很有辨識度~~

而在作業系統方面的永續環保概念部分, 包含支援2次以上作業系統升級、持續三年釋出安全更新、以及保障二年非人損保固維修等, 都是本次Nokia G60發表的中心思想.

令人耳目一新的中階機種 - Nokia G60 5G
上方的鏡頭為5000萬像素三合一鏡頭, 包含5000萬像素主鏡頭 + 500萬像素超廣角
+ 200萬像素景深

令人耳目一新的中階機種 - Nokia G60 5G
機身右側由上至下為音量鍵(+/-)、帶有指紋辨識功能的電源鍵

令人耳目一新的中階機種 - Nokia G60 5G
機身下方左起為喇叭孔、Type-C插孔、3.5mm耳機孔

令人耳目一新的中階機種 - Nokia G60 5G
機身頂部為麥克風收音孔

令人耳目一新的中階機種 - Nokia G60 5G
機身左側只有一個SIM Card / Micro-SD Card插槽

令人耳目一新的中階機種 - Nokia G60 5G
卡槽為Nano SIM1 / Nano SIM2 / Micro-SD Card三選二的設計

以上, 靜態開箱結束~

第二部份: 動態開箱, 包含產品功能特色測試等

在進行動態開箱之前, 先幫大家整理一下spec資料:

令人耳目一新的中階機種 - Nokia G60 5G


資料來源: PChome

這裡有幾個比較有趣的產品特色先跟大家介紹一下, 也是我稍後評測的重點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今天的主角 - Epson BT-40

前言:

其實在AR/VR智能眼鏡這一塊, 大概在2017年的時候我參加CES的時候, 各個科技大廠就在說2017是”VR/AR”元年, 那時候在CES會場, 各家的HMD(Head-mounted display)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 真的可以說是遍地開花.

對於智能眼鏡的部分, 大家第一時間會有印象的可能就是傳說中的Google Glass.
根據我從Wiki取得的資料, Google眼鏡(Google Glass)是一款配有光學頭戴式顯示器(OHMD)的可穿戴式電腦, 由Google開發,其目標是希望能製造出供給大眾消費市場的普適計算裝置. Google眼鏡以免手持, 與智慧型手機類似的方式顯示各種資訊. 穿戴者透過自然語言語音指令與網際網路服務聯繫溝通.

但是一方面由於Google Glass面向的客戶過於高端. 就我所查到當年發售的訊息而言, Google提供四種處方鏡片用鏡框款式選擇, 售價約為225美元. Google也與擁有Ray-Ban、Oakley等品牌的眼鏡商Luxottica合作, 推出其他的鏡框設計款式. Google於2014年4月15日於美國限時販售Google眼鏡, 售價為1500美元.
2014年5月13日, Google宣布在美國市場公開發售Google眼鏡. 只要仍有庫存, 任何人均可以
1500美元的價格購買這款産品.

另一方面Google Glass一直無法避免會遇到的問題就是隱私性的問題. 許多人針對配戴Google Glass的人們, 會擔心他們透過Google Glass看到太多人們”不想被知道”訊息. 尤其是Google Glass還能做到隨時記錄或是將資料上傳到雲端的動作, 所以反而是因為非購買者的關係所以被淘汰了. (但是它所相對應產生的語音助理Google Assistant現在可是很多人的最愛, 這部分是後話改天再談)

而講到智能眼鏡, 我也在當年VR最夯的時候, 買了Google所出的Pixel2手機, 搭配Google自家所出品的Daydream頭戴式顯示器. 當年除了Google以外, 還有微軟、臉書(後來的Meta)全都一窩蜂的開始生產頭戴式裝置. 只是走上的道路完全不同.

以後者而言, 先講微軟. 微軟的智能眼鏡非~~~常重視硬體的功能, 必須搭配特定的裝置才有辦法顯現AR/VR甚至MR (Mixed Reality、混合實境)的效果. 優點是效果很好; 但缺點就是太吃硬體的原因, 造成消費者手邊的電腦如果不OK, 就必須要升級你的電腦. 這樣看起來反而有削足適履之感.

消費者只是很單純的要體驗一把AR/VR/MR的內容, 卻要連電腦都換了, 這像話嗎?
(但是不得不說, 微軟的MR體驗真的非常令人驚豔)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微軟針對MR運行的PC端最新要求, 可以看這裡

在Meta部分, 由於臉書原本就有計畫切入元宇宙題材, 所以早在7年前就購併了Oculus, 還在今年正式將Oculus Quest產品正式改名為Meta Quest. 但老實說, 以遊戲為主的內容比較無法吸引我, 我的使用情境還是在將日常的使用, 例如Netflix、Disney+還有YouTube等內容轉為個人專屬的大螢幕使用, 所以…Meta也被我排除在外.

由此可知, 我更不會選擇HTC Vive…

最重要的是: 無論是微軟的MR、Meta的Oculus, 亦或是HTC的Vive. 就算在非以VR遊戲為主的請況之下, 還是不能擺脫有線的情境. 如果要玩遊戲那就更慘了. 我在2018年還看過許多PC大廠, 例如HP, 還出過所謂的Backpack PC – 做成一個一體式的背包PC. 對於Gamer而言, 你要玩VR遊戲, 就可以背著Backpack PC來遊玩. 雖然可以解決移動性的問題, 但是, 衍生而來的問題分別是:
(1) 電量問題: 再好的Backpack PC也無法遊玩VR遊戲超過3個小時, 大幅影響了使用者的意願.
(2) 重量問題: 揹著Backpack PC來玩VR遊戲, 不是戰爭遊戲也會因為背著那麼重的背包被你玩出戰爭遊戲的FU.
(3) 散熱問題: 高性能的PC無可避免的會在使用的過程中造成熱, 影響使用者的感受
(4) 安全問題: 遊戲的世界裡有邊界; 但揹著Backpack PC你確沒辦法去限制你的移動, 很有可能會在移動的過程中有潛在性的安全問題, 會打壞身邊的東西, 甚至自己會撞到~
上面拉拉雜雜說了那麼多, 主要是要跟大家說明我的決策過程, 還有我想要的內容是甚麼, 同時也給想要擁有相同功能的人一些建議跟想法.

接下來回到我之前買的Daydream View頭戴顯示器啦~

當初購買的主要目的為:

(1) 體驗一把輕VR的觀影及遊戲效果, 畢竟我主要還是以看影片為主.
(2) 搭配手機就能使用, 不需要額外購買或升級設備.
(3) 易於操控, 透過專屬的遙控器就可以簡單調整手機裡的內容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當初所購買的Daydream View頭戴式顯示器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側邊的”G”顯示出它是Google的親生兒子的身分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前面為放置手機的地方

其實在買到Google Daydream View的時候我是很開心的. 雖然都是以輕量級的支援為主, 但, 當初能在手機上透過Daydream View將影片放大到類似電影院的模式來看片, 真的是非常令人滿意的~

但是, 在硬體充足的情況下還是需要軟體(內容)來補強. 當年在硬體眾多但在軟體跟不上的情況下, 最終以Google Daydream View為首的頭戴式顯示器也就真的成了一場白日夢…

當年我發文的內容在此:
開始做個虛擬實境的白日夢吧~~~ Google Daydream View開箱

而在專屬的遊戲頭戴式裝置部分, 我也曾經購買過Lenovo所出的Starwars: Jedi Challenge的遊戲配件. 當時的開箱在此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頭盔、光劍組的組合真的很酷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有一把真的會發亮的光劍不知道是多少人心中的夢想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配合不同尺寸的手機所使用的頭盔, 非常耗電而且有重量上的問題

最終, 這套設備也因為其單一的功能以及致命性的耗電缺點, 最後被我棄之高閣.
後續在相關的設備也沉寂了一段時間的時候, 我也開始在思考我自己究竟想要哪種類型的產品? 而不是一窩蜂的跟風 (上個月在Amazon Prime Days的時候又差點忍不住就下手了臉書家的Meta Oculus 2)

最後, 我反推回到了我自己的需求面, 我想了一下我要的幾個功能, 包含:
(1) 純粹使用手機, 能夠透過頭戴式顯示器擁有大畫面的觀影效果
(2) 能夠外接耳機, 有沉浸式的音質享受(所以很多直接透過手機當成顯示畫面的頭戴式顯示器就做不到了, 因為沒有耳機孔)
(3) 偶爾能夠提供3D撥放的效果 (有則加分, 沒有也沒關係, 畢竟3D內容並沒有任何殺手級的應用在手機上出現)
(4) 重量部分不能太重, 不能影響我的觀影經驗.
(5) 戴起來要有一定程度以上的舒適感, 至少不能太不舒服.

綜合我對於VR/AR/MR設備的了解, 以及個人的需求, 我看了半天, 我最後的選擇是這一款 – Epson BT-40.

主要的原因請讓我借用官網的特點介紹依順序排列如下來說明):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有時候, 要滿足需求真的很簡單

對我而言最重要的, 就是專屬於我自己的120吋大螢幕啊!!!

但是講到專屬於我自己,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 現在越來越多的手機已經不支援耳機孔了, 所以音訊部分一是要透過手機直出, 或是透過藍牙; 但一透過同為2.4Ghz的藍芽, 如果你又接了2.4GHz的網路就可能會造成延遲.

使用3.5mm耳機孔就完全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啦~BT-40就可以透過USB Type C分別將聲音跟影像的部分轉出來, 這點是非常棒的.

說了那麼多, 就讓我們開始來介紹今天的主角 – Epson BT-40 – 吧~

第一部分: 靜態開箱

P.S 由於我買的是整新品, 所以開箱部分並非是新品原箱, 但功能不變~後面還是會提供給大家正常的購買管道滴~~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來自Epson的AR智慧眼鏡 - BT-40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打開以後有個攜行盒(這個應該是贈品); 底下還有說明書, 但或許因為我買的是整新品, 所以不確定所有的東西是否都存在而且是正確的, 這點請大家不要見怪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打開以後, 本體就藏在裡面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先把所有東西拿出來擺拍一下

接著我們要來詳細介紹一下本體囉~一樣借用官網下載的產品型錄來說明: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從產品規格書上摘錄的部件介紹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BT-40的本體, 前端還配了一副磁吸式遮光鏡, 這個在白天觀影時非~~~常好用, 可以避免你的觀影內容受到外在光線的影響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取下磁吸式遮光鏡的樣子

跳開一下, 其實我是很想試試看戴上BT-40搭配Google Map的使用效果. 但這部分還是因為安全問題先作罷. 但我相信這種很有未來感的使用方式一定會很好玩~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機身側邊有EPSON字樣, 說明系出名門, 還內建9軸動態感應器 (雖然我並沒有測試手機遊戲內容, 但我想這部分應該會有些體驗上的加分效果)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前方有一個周圍環境光感應器, 可動態調整投影時的亮度(需要APP開啟功能)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鼻墊, 如果有戴眼鏡的人這裡會有些干涉, 必須先說明一下~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跟手機接口部分是USB-C, 所以只支援Android手機(手機支援列表的部分可以看最後面)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夾子, 可夾在衣領處避免使用時掉落; 裡面還有一些相關的製造及認證資訊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3.5mm音訊插孔, 可接一般耳機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接上音源線的樣子, 後續觀影的體驗效果一流

靜態的介紹差不多結束了, 接著我們要來做動態的使用介紹囉~

第二部份: 動態使用

接下來我們就要進入動態使用的部分了.

但是在真正開始使用之前, 有興趣的人還是需要到以下的連結看一下你的手機是否支援哦~

手機支援清單

確定可以支援的情況下, 我們就來開始使用了~

P.S 本來是很想透過外接一個Type-C的Hub, 外接出HDMI螢幕, 讓大家可以同步看到我的操作內容, 但看來我手邊的Samsung S9並不支援這樣的功能, 只好讓大家用”猜想”的囉~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本來想用這樣的方式讓大家同步看到我看的影片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一邊使用Hub接Type-C電源以及HDMI是無法在BT-40上面顯示的

在正式開始前, 需要大家去下載”MOVERIO link”這個程式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Epson的MOVERIO link程式可在Google Play上下載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下載後當然要先同意授權使用

當沒有接上BT-40的時候, MOVERIO link則是以類似電子說明書的方式存在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直接開啟MOVERIO link就會像說明書一樣可以逐頁閱讀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這部分會有一個彈出視窗, 如果同意的話, 未來只要插上BT-40, 就可以直接開啟MOVERIO link並開始投射畫面到BT-40上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警告訊息基本上只會出現一次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MOVERIO link在快顯視窗上的畫面, 三個icon左起分別為亮度調整/防誤觸/設定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進入設定畫面則有更多的操作項目可以調整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實際操作使用囉~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以上是我的操作環境, 直接看手機的顯示畫面, 外接耳罩式耳機

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將你的手機化身為120吋超大螢幕 - Epson BT-40 頭戴式顯示器
顯示畫面的部分會透過左/右邊的眼鏡看到(可惜大家看不到效果有多好)

第三部份: 心得感想

經過這幾天的使用, 我想我可以歸納出BT-40的以下幾個優點:
(1) 120吋的觀影效果不是蓋的!
(2) 可以外接3.5mm的耳機, 能讓你的觀影過程中有真正的沉浸式體驗
(3) 隨插即用, 不受限制
(4) 平常可以帶著遮光片避免觀影時後到外在光線影響; 但是拿掉遮光片也能有AR(擴增實境)的效果,未來如果有更多的應用(或是現在, 例如外接導航使用), 相信BT-40可以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但也是有一些建議事項:
(1) 對於有戴眼鏡的人而言, BT-40的重量以及鼻墊還是會對使用上有些負擔(但是彈性鏡架在這方面能幫助固定避免BT-40一直滑落)
(2) 在手機的支援上以及無法外接Hub去同時支援充電及顯示有點可惜, 畢竟都透過手機來供電, 會影響到觀影的時間.

如果有興趣購買的, 相關的官網資訊還有購買連結如下:

官網資訊

建議可以購買的連結在此

以上, 謝謝收看~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G在手, 風格我有 - 是家電也是精品傢俱的LG_AeroTower 風革機 - By甜的蛤仔肉
美麗的風革機, 不但實用而且美型

前言:

在家電越趨精品化的年代, 家電已非原本純粹的以功能導向為主; 還要能符合提升整體家庭質感需求的任務. 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的LG_AeroTower 風革機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

說到LG筆者的印象是極好的, 這一切都是從2008受邀參訪LG的韓國面板工廠開始. 而在這十幾年來, 也一直看到LG的轉變. 從單純的製造家電及資訊類產品, 一直到在家電類的產品不斷的創新以及精品化的路線.

尤其是在家電類產品的創新程度, 相信絕對是在家電大廠中領先的表率之一.

舉例來說, 筆者之前測試過的電子衣櫥、吸塵器、閨密機, 哪一個不是獨特而又領先的存在? 再加上LG ThinQ APP的整合, 讓家電從傳統走向智慧, 這一點從筆者去年有幸入住的HA House秋, 體驗了整合全套ThinQ家電給生活所帶來的便利, 絕對是能印證這樣的想法.

LG在手, 風格我有 - 是家電也是精品傢俱的LG_AeroTower 風革機 - By甜的蛤仔肉LG在手, 風格我有 - 是家電也是精品傢俱的LG_AeroTower 風革機 - By甜的蛤仔肉
整合全套LG ThinQ家電的HA House乃是全智能家庭的最終夢想

LG在手, 風格我有 - 是家電也是精品傢俱的LG_AeroTower 風革機 - By甜的蛤仔肉
LG生活漾館桃園旗艦店的擺設令人感覺靠近質感智能家庭生活更進一步

之前體驗過的相關文章如下:

LG ThinQ X HA House秋 - 另類的智能家居 X 住宿體驗

人人都該擁有的好閨蜜詳細評測 - LG StanbyME 閨蜜機,視界為你轉動,讓你生活不受「線」 - By 甜的蛤仔肉

LG Styler 蒸氣電子衣櫥PLUS版 - 讓你的生活不再"濕"氣沉沉; 整日乾爽怡人 - By 甜的蛤仔肉

【試用招募】一淨到底 - 乾吸濕拖一次到位的美型時尚旗艦吸塵器 - LG A9T系列旗艦吸塵器 - By 甜的蛤仔肉

LG M9 MAX 銳眼「雙旋」拖地機器人 拖地只要動動口 地板就乾淨咕溜 - By 甜的蛤仔肉

今天很開心有機會可以參加LG x Mobile01所共同舉辦的活動
【網友體驗活動】美型 舒適 淨化 一機到位 LG_AeroTower 風革機
感受一下美型到可以從家電變成家俱的風革機~

根據過往的慣例, 本次的開箱會分成以下的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 - 靜態的開箱, 包含安裝、外觀等介紹
第二部分 - LG ThinQ APP的介紹
第三部分 - 動態的開箱, 包含不同房間/空間的清潔效果等
第四部份 - 特色的開箱, 包含與Google Home的連動等
第五部分 - 心得感想

以下, 正文開始.

第零部分 行前準備

由於得知入選的時間大約是7/22, 而風革機大約會在8/1~8/14之間才會送到. 所以在開始體驗前, 我做了非常多的行前準備, 分別是:

0-1 到展場參觀風革機

在這中間我分別到了微風廣場的集雅社, 以及華泰Outlet的LG展售店參觀以及向服務人員詢問風革機的基本特點:

LG在手, 風格我有 - 是家電也是精品傢俱的LG_AeroTower 風革機 - By甜的蛤仔肉
來到高貴的微風廣場; 放在門口的風革機在此妥妥的勝任集雅社的顏值擔當

LG在手, 風格我有 - 是家電也是精品傢俱的LG_AeroTower 風革機 - By甜的蛤仔肉
擁有全功能的雪霧銀風革機; 具科技感的外型深得我心

LG在手, 風格我有 - 是家電也是精品傢俱的LG_AeroTower 風革機 - By甜的蛤仔肉
象牙白的風革機, 不含UVC nano LED, 也沒有異味感應器

至於甚麼叫UVC nano LED呢? 摘自官網的說法如下:

「UVnano」一詞是由「UV-C(紫外線)」和「奈米」(長度單位)這兩個詞組合而成。利用應用於產品的 UVnano 技術,可以去除風扇葉片上 99.9%* 的空氣傳播細菌,更添一層保護。

*測試型號:FS151P***(FS061PWHA),測試日期:2021.5.10 ~ 5.18,測試方法:參考測試標準 ISO22196:2011,測試機構:TÜV Rheinland,測試方法:將細菌溶液放入產品葉片的一點上,運轉一小時,測量細菌溶液(規格參考:ISO22196:2011),試驗菌株:金黃色葡萄球菌 (ATCC 6538)/表皮葡萄球菌 (ATCC 12228)/肺炎克雷伯菌 (ATCC 4352),試驗結果:細菌去除率 99.99%

所以在此我得到了幾個基本資訊:

(1) 雪霧銀為全功能支援機型
(2) 象牙白不含UVC nano LED, 也沒有異味感應器(好像有特製版本但找不到購買資訊)
 

文章標籤

甜的蛤仔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