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 如果要我選一個產品來作為這個部落格的第一個開箱/介紹文, 我會選擇我三個月前買的, Google自家的第一個Smart Display – Google Home Hub.
雖然就Smart Display而言, 筆者早在2018/8就入手了Lenovo所出的8’’ Smart Display. 雖然Lenovo Smart Display非Google親生, 但它的使用者體驗其實跟Google Home Hub幾無二致. 但我想還是以架構在Chromecast-base OS的Google Home Hub來說明帶屏的Google Home的體驗, 會較架構在Android Things OS上的Smart Display要來的原汁原味.
由於早在三個多月前開過箱, 所以我們直接來看Google Home Hub的外觀. 我選擇的是Aqua, 其它顏色的選擇還有Sand, Chalk, Charcoal, 四種顏色排列如下:
我自己的Aqua(上圖最右邊), 我稱為”湖水藍”, 有別於黑/白/紅, 算是新色, 所以我挑這個顏色入手.
就大家都很關心的規格而言, 官網的描述如下:
由於Google Home Hub並未在台灣上市, 也不支援中文, 所以在規格部份,官網的介紹還是以英文為主.
以下是官網的介紹:
https://store.google.com/us/product/google_home_hub
在Overview這裡, 我們可以看到它列出了Google Home Hub的幾個重點功能:
1. Jump-start your day with personalized routines.
2. Control your connected home in one view.
3. Get answers for any moment
4. Play your music on a crystal-clear speaker.
5. Relive the moment with Google Photos.
6. Google Home Hub + nest camera(s) / others.
當然, Google Home Hub還可以做很多其它的事情, 我們就先針對這幾個部份來做一些圖片, 文字, 或甚至用一些我自己拍的YouTube影片連結來說明.
1. Jump-start your day with personalized routines.
在這裡Google所要強調的是”Routines”這個字眼, 其中文解釋叫”例行事務”; 背後的涵意即是要讓使用者可以透過一句預先設定好的指令, 讓Google Home Hub協助使用者進行一連串的動作, 以避免使用者一句一句的透過”OK Google”或”Hey Google”來輸入給定的命令. 在這裡我用我剛設定好的一個Routines command叫做”Good afternoon”來做說明, 讓大家知道怎麼設定, 跟設定完畢之後的流程是如何跑的.
首先, 我們要進入Google Home的app, 進入”Setting”
接著在”Assistant”裡面, 選擇”Routines”, 可以看到底下的說明開宗明義寫到它在做的事就是”Multiple actions with one command”
有別於我已經建立的Routines, 今天我們要來建立一個新的Routines. 這時先按一下右下角的”+”號.
在New Routines底下, 我們會看到它有幾個大項目, 即”When…” -> “My Assistant should…” -> “And then play…”在這裡我們花一點時間來說明它的用途 , 意即當(When…)我對Google Home Hub說出特定的Command, (My Assistant should…)特定的動作會被執行, 還有特定的內容會被播放(And then play…)
這個其實就像現在很紅的IFTTT – IF This, Then That. When = IF This, My Assistant should…And then Play = Then That (Those). 只是在IF This的部份一定是由Voice Command或是情境所觸發的, 而Action也僅是由Google Assistant所能支援的項目為主, 唯一的優點是可以多項目(Those).
現在開始, 我先將Command的部份設為”Good afternoon”, 也就是之後我說”Hey Google, good afternoon”後, Google Assistant會幫我執行後續我設定的一連串動作~
接下來在Actions的部份, 你可以自己設定Action的內容(Enter a Google Assistant command), 或像上圖選擇已經做好的一些常用的Actions(Choose popular actions).
在Popular actions裡, 我先選了”Adjust lights, plugs and more”, 請注意如果該指令右方有個設定的符號, 表示你還可以去微調要控制的智能家電的項目跟動作, 在此我還選了”Tell me about the weather”跟”Tell me about today’s calendar”. 還有一些其它類別的我就沒有勾選了~
在此我的Routines的初步Actions已設定完成; 接著要來設定其它的Actions, 也就是”And then play…”的這一段.
點進”Add media”, 可以看到我們有很多種類型的媒體內容可以播放, 例如Music / News / Radio…等等. 在此我會選擇”Music”.
Google Assistant (這裡會是Google Home Hub) 播放的內容, 我這裡會叫它播Google Play Music裡面的”Jazz”這個playlist.
至此, 所有的Actions已經設定完畢; 我可以透過”Hey Google, Good afternoon”來展開所有的動作. 以下是這個實踐的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HuPM86asHT8
2. Control your connected home in one view.
有螢幕的Google Home的優點在哪裡? Home View或許是第一個我們該提到的優(重)點. 何謂Home View? 可以先看以下連結的說明:
https://9to5google.com/2018/10/09/google-home-view-dashboard-controls/
簡單來說, 它可以讓你很簡單的用觸控的方式來操作你的智能家電跟內容. 有些人會覺得: ”那這跟我用手機的app來操作智能家電有什麼分別?” 在Google Home app改版之後, 好像真的是如此; 但就我的感覺而言, 它讓Google Home原本只能用語音以數位的作法控制家電以外, 另一個用觸控而類比的方式控制家電的作法. 聽起來很模糊嗎? 讓我們看一下底下的操作跟視頻:
https://youtu.be/-jXK1DK53BU
就操作面而言, Home View是一個控制面板; 以往只能用語音說”Turn on xxx”, “Set xxx brightness to xx %”這樣的數位表示, 可以透過語音+觸控這樣複合式的作法來達成. 有些人會認為: 對方便的語音控制作法來講, 再用觸控不是又走回頭路了嗎? 我認為Google想要同時吃下Smart Intercom system這樣的市場. 什麼叫Smart Intercom? 在台灣有些人會稱之為智慧對講機, 或叫中控主機. 它可以整合家裡的智慧家電, 用語音或觸控的方式來控制它們. 例如FIBARO智慧家庭(可以看以下的介紹)
但這樣的系統, 通常需要專業人士以綁標的方式整合所有的系統, 而且價格高昂. Home View的出現可以取代Smart Intercom的中控主機, 再配合其它的智慧家電就可以做到整套專業智慧家庭可以做到的事情 – 且不用被綁標. 剛剛Home View的介紹我只是先以燈泡的開關跟亮度的調整為例, 以下還有其它的說明.
3. Get answers for any moment:
原本在Google Home / mini / Max這些純語音的智能音箱, 它就是利用Google search, 將你的問題以Speech to text, 透過雲端處理後(就像key-in你的問題到Google一樣), 再用text to speech的方式將結果用語音的方式呈現. 但是現在有了螢幕, 你的答案可以用視覺的方式呈現, 以下用一個影片來說明:
(1) 請Google Home Hub: Translate good morning to Japanese / Translate good morning to Chinese. 原本只能得到語音的回覆, 現在你可以得到文字上面的顯示, 是不是感覺很好呢?
(2) 又, 原本的問題也只能得到語音的答案, 現在可以配合圖片, 甚至點入看原始文章, 非常的有感.
https://youtu.be/YRegYHbLdMk
4. Play your music on a crystal-clear speaker.
這一點我用Chromecast Audio來一同作說明. 可以看到我手邊有一個Chromecast, 連接了一台小的喇叭. 它除了原本用手機/平板等方式透過藍牙播放的作法以外, 現在可以透過Google Home Hub, 直接由雲端資料庫(如Google Play Music or YouTube Music)/串流平台(Spotify/Pandora/Tunein…etc)來播放指定的內容. 請見以下的視頻:
https://youtu.be/6QEtAafDOMQ
5. Relive the moment with Google Photos.
Google Home Hub本身也是一個數位相框, 它可以用來播放Google Photos或是系統default的一些照片. 配合Google強大的辨識系統, 你只要預先將標籤編好, Google Home Hub可以針對時間/地點/人物…等方式, 播放你所要求的內容. 舉例來說, 如果我在旅遊的過程中開了定位, 我就可以叫Google Home Hub播放該地點標籤的所有照片. 舉例來說, 如果我說”Hey Google, show my photo of Las Vegas”, 它就會依序播出我在Las Vegas旅遊時拍好並同步到Google Photos的照片~
6. Google Home Hub + nest camera(s) / others:
在這裡我將官網的說明做了一些修改. 畢竟就Google Home Hub or Google Home + Chromecast而言, 它可以支援的camera廠商如下:
Arlo
atomi smart
Geeni
homee Smart Home
mydlink Smart
ioe smart
iView iHome
KAFO Smart
Logi Circle
MCL DOMO
Momentum Smart Home
Nest
Netatmo
Panasonic HomeHawk
Q-See Plus
Smart K
TP-Link Kasa
Tuya Smart, Smart Life
Zmodo
SpotCam
(資料來源: https://support.google.com/googlehome/answer/9137164?hl=en)
在這裡可以看到我用Dlink的DCS-963L做為遠端的監控camera, 將內容串流到我的Google Home Hub: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VXqXKkefwE&feature=youtu.be
在這裡要教一下大家: 有看到裡面我叫我的Dlink DCS-963L為”Camera one”, 是因為每個智能家電都必須要取一個你的Smart Speaker知道的名字(或類型, 這個之後有機會我們會談到), 你的Smart Speaker才知道要呼叫誰來進行服務.
林林總總寫了那麼多, 其實還不到Google Home能做的功能的一半(五分之一?) 待之後我腦中有更多的想法, 再來寫續篇吧~